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華人節慶有新意義


雨過天晴,心形荷葉上出現兩顆明亮水珠。
連日來,郵箱裡──當然是電子郵箱──多了一些賀節的郵件,看來是一些有心人設計了發出去,收件者覺得有趣,受觸動了,於是轉寄,以致在網上形成循環。有兩個已重覆收到了,可見受歡迎;另一個是往年就收過的,今年「循環再用」。

這種在中秋也發「卡」祝賀的做法,過去似乎沒有,是通訊電子化之後才出現的。過去,只在過年、過聖誕有賀年卡、聖誕卡,其他華洋節慶,都不時興發卡祝賀、致意。中秋節要致意的話,會送月餅之類,對象限於長輩、上司、生意客戶等。

電子通訊盛行之後,印刷的賀卡逐漸被取代了,這有利亦有弊。利就是減少了資源浪費,一些只屬應酬性質的賀卡減少在此列,而這麼一來,親友之間過去一年一度的難得聯繫,也隨之逐漸在無形壓力下面臨取締,假若沒有電子上的替補,例如較老一輩未能掌握好這方面技能,這些聯繫會一個一個終斷。

利的方面還有一點,就是電子賀卡應用泛化,於是中秋節也「被祝賀」了。「被祝賀」的,還有元宵節、乞巧節,因為在商業力量推動下,都被當作是中國情人節。

收到的電子賀件,從文字和趣味看來,似乎都是出自台灣,有較濃的鄉情、溫情,也有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經常選取相關的古典詩詞作設計元素。這若發送到海外,會特別受歡迎,於是郵件會一再轉發。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慶,它們都因為能體現本地文化特色,而世世代代受歡迎,薪火相傳。洋人的節日多與宗教有關,華人的節日則沒有什麼宗教色彩,宗教歷來在中華文化中不扮演主要角色。節日裡如果有酬神的敬拜,多半屬於民俗性,是對祖先、宗族、天地、傳統的敬畏和認同,不帶嚴格的宗教意義。如要說是宗教色彩的話,似乎更接近原始宗教。

華人的節慶還多帶着與自然、天文的連繫。你看,從春節開始,元宵、清明、端午、乞巧、盂蘭、中秋、重陽、冬至,純屬人文性質的,大概是端午、盂蘭、重陽吧?其他的都把人們的視線帶到大自然和天上去。

現代人聚居到城市裡,與大自然和天空疏遠了。華人節日的天、地元素,因此有新的意義。中秋節讓人們抬頭看看天空、看看月亮、唱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很好。很多人可能一年到頭就這一天抬頭看看明月,不然為什麼這天看不到月亮會那麼掃興?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有一詩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其實天天都可以有,端視心頭有無「閒事」而已。

日前收到海外朋友的中秋賀電,回賀時,想到一個上聯:「又中秋 天上十分圓月」,卻是湊不出下聯來。到上周未改換本網誌標題照片時,找到一幅不久前拍攝的荷葉滾露照片,荷葉呈心形,上有兩顆大大的水珠,才寫出了下聯,於是湊成
又中秋  天上十分圓月
剛過雨  荷心兩顆明珠

「荷心」不妨讀作「何心」。不要緊,風一來,葉一晃,兩顆明珠就融為一顆明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