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由教育界人士撰寫的專欄文章提出了一個值得家長注意的問題:早些讓子女進幼稚/幼兒園好?還是遲些好?問題也可以理解為:早起步好?還是「強起步」好?
早起步不必解釋了,「強起步」則要說明。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遲一年入學,從而佔有優勢。遲點入學,身體強壯些,心智成熟些,理解能力強些,競爭力自然較大,於是可以有較好成績,也夠易得到老師的歡心。在起點上佔了優勢,對以後逐步升級、升學自然較有利。
香港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及時夠年齡入學,以求早起步,有點急不及待,孩子不到三歲入學是普遍現象;本欄日前就提到兩名這樣的小朋友。美國的情況不一樣。據美國《新聞周刊》一篇文章,美國孩子至少要五歲才能進幼稚園。可是很多家長故意讓孩子到六歲才入學,這並形成了風氣。一九八零年,這樣的孩子約佔一成;如今,達到兩成。
這些孩子有個專稱:紅衫兒童(Redshirted kids)。
「紅衫」本來只屬美國大學校園現象。眾所周知,美國的大學都注重體育比賽,很多大學給有體育專長的學生大開方便之門,並且千方百計讓這樣的學生延長在學歲月。美國雖然規定一個學生只能代表學校出賽四年,但很多學校會讓體育尖子停賽一段時間,期間不代表學校出賽,卻是照樣接受訓練,到看準時機,又上場去。這樣的學生在大校就讀超過四年,被稱為「紅衫選手」,以受訓較多、實力超卓著稱。
「紅衫兒童」起步時的優勢是存在的,可是優勢能持續嗎?據加洲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兩名學者的調查,優勢起碼持續到八年級。其時,班級中年紀最大的學生比最小的學生的成績好四到八個百分點。這是純粹從年齡去比較。
《新聞周刊》的報道又介紹了另外兩個不同角度的研究。一個研究分析了美國自一九八九年至二零零一年所有兒童的詳細數據,特別注意到兒童父母經濟狀況的不同,發覺富裕與貧困家庭兒童的出生日期有不同傾向。富裕家庭的母親多在聖誕假期受孕,貧困家庭的母親多在春末到夏天受孕。這可能是由於富裕而教育水平較高的家庭較精於計算,可能是為了讓子女入學時年紀大一點,也可能是為了避免在炎夏哺育幼兒。他們的子女的成績較好不僅是因為年紀比同班同學大幾個月而已,還因為他們出生在較富裕、教育程度較佳的白人家庭。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兒童入學後表現優劣主要取決於學前教育的優劣,而不是年齡。研究又發現,兒童入學後,閱讀與計算能力都會大幅提高,早一年入學總比遲一年入學好。
文首提到那篇專欄文章說,超齡入學的優勢,到中學就消失了。我有點懷疑。多年前在《紐約時報》上讀過一篇內容相似的報道,談的不是讀書,而是足球球星的形成。調查發現,從青訓出身的球星,多數是在青少年訓練班中就嶄露頭角的。參加這些訓練班的青少年年齡相若,但最大與最小的有段距離。其中年齡較大的,最容易受到教練倚重,會當班長,做個小領袖。這對他們的成長,特別是建立自信很重要。他們最終較易在球場上出人頭地。
看來,兒童未必要遲入學,而最重要的是「強起步」。「強」,不僅是年齡因素。
**
《新聞周刊》文章:
http://www.newsweek.com/blogs/nurture-shock/2009/09/03/should-children-redshirt-kindergarten.prin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