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中秋玩月,今不如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天是中秋節,朋友連日傳來了選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名句名篇製作的幻燈片,有從加拿大傳來的,有從本港傳來的。這不是香港人的製作,該早已在網上不知接力傳送過多少遍了。這樣的製作頗有心思,可是中國人把懷人之情寄託於天上明月的傳統,千年不變。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傳統仍在,然而今人對於月的感覺,相信已必不同於古人了。最大的不同,相信是月亮給人帶來的神思幻想不同了之故。

我們都知道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的圓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古人見到的月亮,一定比現在明亮而又神秘。

那時,只要天上不像今天的香港一樣彤雲密布,月亮一定如白玉盤般皎潔。 那時的夜空也沒有多少廢氣污染和光污染,月亮是天地間最光輝映人的所在,是所有人目光的焦點。

更加重要的是,月亮充滿了神秘感,它潔淨而又朦朧,不斷圓而又缺,升沉或遲或早卻又有序,惹來不盡的幻想寄意,是不同地方各種文學創作不可或缺的題材。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產生了種關於月亮的美麗傳說和創作。「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樣的詩句、意境,大概只能出於千百年前古人之手。今人多了科學、少了文學,多了現實、少了浪漫,就難有同樣的詩心與感懷了。

如今的天空已污煙瘴氣,城裡人又困於石屎森林之中,難得有機會抬起頭來向着青天做人,見到月亮的日子也少了。說不定,很多人只有到了中秋節,才會想到或看到月亮。倘若這一天也見不到月亮,那大概是會很失落的。

我到了夜晚,常到陽台走走,看看空氣的透明度怎麼了,維港的夜色是不是璀璨,能不能看到汲水門大橋、愉景灣的燈火。通常,我都會看看月亮出來了沒有,月輪又是什麼樣子、在天空哪個位置,再從中推算這是舊曆的哪一天。若遇上「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的日子,只消在其中佇立片刻,就煩惱全消了。

這是蘇軾夜宿彭城燕子樓,夢見美人盼盼後留下的《永遇樂》詞。古人詠月最多的,大概數唐的李白和宋的蘇軾了。蘇軾寫月寄情之深邃,似又在李白之上。最為人樂道的,自然是對月而懷念弟弟子由所寫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說是千古絕唱,毫不過譽。南宋時,詩評家胡仔即評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證之此後近千年,所說的不僅是空前,也言絕後。

蘇軾吟風詠月,不限於詩詞,前後《赤壁賦》亦是佳作,《後赤壁賦》中「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一段最是精華所在。在香港今年無緣見到中秋明月之際,而夜色已涼,何妨重溫蘇子以下之句: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物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