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有生命力,而語言之間的交流,有利於加強語言的生命力和表達能力。生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不斷變化,一種語言一旦不變,不但意味着生命力不足,甚至可能意味着死亡。因此,一種語言貴在有變化,能與時俱進。
粵語之生猛正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生猛」這詞,以前只限粵人使用;如今,大江南北以至海外到處可見「生猛海(河)鮮」的招牌,大陸的權威詞典也收錄了。類似的北上詞數以百計,只要翻翻《現代漢語詞典》等詞書的新版本,一定可以在新增詞條部分看到不少新收入的粵詞、港詞。源自粵詞「埋單」的「買單」,源自「搞掂」的「搞定」已全國通用。這往往讓港人沾沾自喜。
既然是交流,影響就是雙向的,而且長期存在。時間久了,吸納的外來詞如糖入茶了無痕,被化解得了無外來痕跡,會讓人以為是本土原生詞。這些外來詞很多成了慣用語,就是習用於眾,但不依字面解釋而別具深一層含義。對這樣的詞當地人都不說自明,只是苦了外來者。慣用語多二到四字,單字的也有,都可靈活應用而語多諧謔。粵語的慣用語非常多姿多采。
比如說很有粵語特色的「雞」字,在特定語境下,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指做什麼行當的女性。這其實是粵人改造的外來詞,源自書面語和北方話的「妓」(諧音「雞」)。廣州話更轉一個彎而稱「啄地」,港人又從中派生出「鴨」來。
「豬頭炳」是港人熟用的,指蠢鈍之輩,粵語區都通用。粵人叫阿炳的很多,多屬草根人物,如「盲炳」,但誰是「豬頭炳」?他其實是「豬頭丙」。戰後,很多上海人移居香港,粵語於是吸收了不少滬語詞。上海話有「豬頭三」,港人把「一二三」化為「甲乙丙」,就產生了「豬頭丙」,再進一步粵化為「豬頭炳」。據曾子凡的《香港粵語慣用語研究》,「油瓶 (peng2) 仔(女)」、「派對」、「黃牛黨」等也源自滬語,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可能是「十三點」、「吃豆腐」。
台灣國語對粵語的影響亦大,「同志」指同性戀者就是源自台灣。「人氣」(源頭是日語)、「瘦身」(源頭是日語)都是台灣來的。
有時,一些用語又會在異變之後回流,例如「雞」回流到北方,把「鴨」也帶去了。「的士」是香港粵詞,北上後,「搭的士」簡化為「搭的」,再演變成「打的」,回流到廣州以至香港。至於「跳槽」在普通話中從職場活學活用到男女關係上去,似乎未見反過來影響粵語。
人們都對自己的母語有特殊感情,可是不要以為母語就是本土的。這樣做若不是蠱惑人心就是無知。「撐粵語」切不可以變為「撐本土」,這是一條死路。
自在,真好。
回覆刪除可惜了議事堂,污湮瘴氣。可惜了香港!
香港沉淪之局已定。
回覆刪除烏煙瘴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