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走向歷史,走向絲路

仿繪敦煌第三窟畫像
早就想走走絲綢之路,一直沒有去成。不久前有朋友相約去敦煌,我以為只走走河西走廊,然而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後來才知道其實會一路向西直到烏魯木齊去,那更好。這等於一般旅遊所說的絲綢之路全程了。

絲綢之路 (The Silk Road) 之得名,不過一百多年,是德國地理學家里希特霍芬一八七七年在《中國》一書中第一次提出的,之後舉世知名。而這條貫通東西方的交通路線的存在,久遠許多,至今仍沒有人知道它在遠古年代對東西方文化交流曾經起過怎樣的作用。它的兩頭貫通了四大古文明,西面是西亞的兩河文明,再遠一點是古埃及文明,從古西域拐向南,是印度古文明;東面則是中華文明。

如今,這四個地域之間相隔着廣袤的荒漠地帶,從敦煌往西就是「關外」,一直到中東,戈壁與沙漠,緊接相連,之間有水源的人口聚居地不多。這樣的情況已存在千百年,中國的邊塞詩從《詩經》開始就有,到了唐宋大盛。所謂邊塞主要就是指渡過黃河往西的一帶。自漢代起,河西走廊成為主要征戰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唐代詩人王翰在涼州即今天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個大城市武威寫的。

如果這一路自古以來就是如斯荒涼苦困,人畜難生,遠古時相隔萬里的文明不該有各種交流,彼此之間不會有各種陶符的互相模仿,陶器、青銅器製作技術也不會遠距離傳播。

可以推斷,而考古也證明,那時的氣候狀況與今天迥異。例如,如今被視作死域的羅布泊,那時真的是富有生氣的水泊,可以打漁。一個個被淹埋在風沙裡的古城,往日一定水草豐美,生態盎然。東西方古文明之間的交往,若沒有適當的交通環境,不可能發生。而那時人煙稀少,各個部族之間為生存而發生的資源爭奪也一定不如後來激烈。自秦漢以來,河西走廊見證過多少種族的興衰來去:匈奴、月氏、黨項、吐蕃、回鶻……,當然還有漢族。

這一路上留下過足印蹄跡以至刀劍遺痕的名人就更多了,文的武的,東的西的,如張騫、班超、衛青、霍去病、法憲、鳩摩羅什、玄奘、馬可波羅、林則除、左宗棠……,連隋煬帝也御駕親征到過張掖,召開過東西方「高峰論壇」。

回顧絲綢之路的興衰可見,這條東西方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紐條,是隨着中國國勢之興而興、衰而衰的,在西漢、隋唐、清初有過興起,之間曾經荒草衰煙,以至敦煌寶藏在上世紀之初被英法俄日的文物販子相繼掠奪。

今天,又一個興起來臨,連高鐵也貫通絲路了,走絲綢一點不難。就在昨天,中國與俄羅斯聯合展開了「絲路中俄」全媒體採訪,從北京坐高鐵出發經西安到烏魯木齊,採訪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而二千多年前,張騫率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前後經歷十三年苦難,最後僅兩人回到長安。正是這一「鑿空」之旅,開闢了中國西向之路。

我明天也走絲路去,飛蘭州,跨祈連山進入河西走廊,向西往烏魯木齊,途中乘一程高鐵。從蘭州到烏魯木齊,途程近二千公里,比香港至北京的距離還遠一點,會花十天完成。這一路,可以觀賞的東西太豐富,大概只能走馬看花了。不管怎樣,有所期待也。

(絲路紀行之一)

2 則留言:

  1. 請多拍攝沿路風光,回來和大家分享。特別期待閱讀博主的見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