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不背中道」才是真智慧

曾經抄寫過兩句話壓在辦公室的案頭:「事不背中道,是謂之大公。」好像是在某本書法刊物上見到而抄下的,不知道原句出處。那時還在傳媒工作,時刻要緊記不偏不倚,要取中道。這很難,所以要警惕。

「中道」是佛家用語。佛教是最講求辨證的宗教,不把任何一個概今絕對化,認為一切名相概念都是相對的,得講「中道」。「中道」也就是「不二」,不落二端,經常是「中道不二」並稱,都指不落兩邊,要溝通兩邊。既不落於有,也不落於空;既不落於左,也不落於右;離此無彼,離彼無此。它讓人防止片面化、絕對化,又讓人匯通對立的兩邊。

有研究者認為,佛教的智慧在某種程度上就體現在「不二」之上,「不二法門」因而被視為佛法的終極之門。

這與儒家的中庸很相似。「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庸」就是普通、常用。兩者合起來,就是中正、平和、普普通通、經常可行之道。易中天把這概括為「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這很好理解。在現實世界中,凡是走極端的東西都是難以持久的。現在時興說「可持續發展」,要把世界從竭澤而渔的破壞性發展中拉回來。竭澤而渔可收一時之效,但物極則反,魚不再有。高調也無法一路唱個不休,很快就會聲嘶力竭而不得不「收聲」。要持久唱下去,唱中調為好。易中天進一步把中庸之道歸納為常人之道、適中之道、可行之道。

極端主義囂張的年代
儒家的東西都是很務實的,都是常人可以切實執行的為人之道。如因此而視之為平庸而鄙視、拒絕,只會在現實中踫個頭破血流,而最終還是不得不依中道而行。

中庸之道,又是《周易》的核心思想。「易」有簡約、容易之義,也就是容易明白。《周易》整個理論體系建基於陰陽,認為世界任何事物都是在陰陽因素相互作用下發展、變化的,最佳的狀態是陰陽平衡的中間狀態,而陰或陽過盛,都不利。至極之時,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就意味着死亡。

《易經》64卦中有個「既濟」卦,「既濟」的意思是成功了、達成願望了,是第63卦。為什麼不是最後的第64?因為成功之後,接着到來的就是「成功已成過去」──「未濟」,這才是最後的第64卦。之後,事情又要從頭開始。所以龔自珍有詩云:
未濟終焉心縹緲,
百事翻從缺陷好。
追求十全十美的圓滿並不明智,有缺陷並不就是壞事。

從上可見,代表中國傳統智慧的儒釋道三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都推崇中道,或說中庸之道,或說陰陽和諧之道,而反對只取一端的偏激。

在西方,似乎沒有這樣的思想理論。他們也有 moderate,這是指「避免在行為和表達上走極端,予以理性約束」(avoiding extremes of behavior or expression :  observing reasonable limits -- Webster 網上字典) 的表現,並不以之為道德規範,更不是觀世、處世之道。

據蓋洛普民調,過去二十年中,美國有3538%選民自稱屬於 moderate,佔了選民三分之一以上。可是在兩黨政治的美國,他們沒有可以代表自己的政黨──那裡沒有「中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