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水巷裡的放歌 |
這主要是指一個地方富有特色的音樂,它經過這方水土的長久滋潤涵養,與地方的人文特點密切結合,一旦響起就興發出各方面的聯想來,眼意鼻舌身意仿佛都敏感起來了。
在中國大陸旅行,常有這樣的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江蘇的水鄉六甪。那次,無意中踏進了一座寂靜的庭院,一翼小亭中有人在演唱評彈。溫婉輕緩的彈唱,與雅淡秀美的環境融和如一,如天造地設般和諧。後來回家放出CD來聽,又到過蘇州的園林劇場去欣賞,都沒有同樣的感受。
到成都的茶館聽說書,到西安的戲樓聽秦腔都相似。唯是在北京現代化了的茶館,聽得一點不是味兒。想到廣東南音來了,廣州荔灣涌重顯活力,其中的花艇可聽到道地的南音演唱嗎?
在小艇上聽歌,輕柔的波浪聲與歌聲都在有節奏的流動,人隨之輕晃,如果音樂優美,而歌者妙漫,這該是多大的享受?
這竟然在威尼斯意外地享受到了。朋友聽說我們到過威尼斯,都不約而同地問:感受過貢多拉的浪漫嗎? 感受到了,不但坐了這種代表着水鄉威尼斯的小艇,還在水巷中一路欣賞到一位年輕貌美女高音在手風琴伴奏下演唱意大利藝術歌曲,包括《我的太陽》('O sole mio),和《重歸蘇里托》(Torna A Surriento De Curtis)等。這都是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竟然在威尼斯一條水巷的水聲中聽到極高水平的演唱,那獨特的享受不是在任何音樂廳買多昂貴票可以得到的。
威尼斯有一百幾個小島,近二百條水道,四百多座橋梁。傳統的小艇貢多拉兩頭翹起,如今似乎主要為遊客服務,碇泊在各處枕河宅第前作交通的,幾乎都是機動小艇了。遊客乘坐貢多拉限於距離聖馬可廣場不遠的一條U形水巷。
那天在海濱坐上貢多拉,才駛進水巷,就聽到後面有悠揚歌聲和琴聲響起。水巷不過數米闊,兩邊夾着樓房,樂聲在狹小的空間裡迴蕩,有擴音效果,我以為是錄音播放的。隨後的貢多拉忽然扒頭而上,我這才發現,有一位體態婀娜的年輕女歌手站在貢多拉的前端,在一名手風琴手的伴奏下,向着後面四位乘客演唱。顯然,這是四位闊客請來為遊船河助興的。
歌手和樂手都很專業。歌手淡掃娥眉,一派清爽雅致,笑容可掬地唱得很投入。當猛烈的地中海陽光穿過水巷與樓房的間隙照射過來了,她滿身金黃,會暫時戴上太陽眼鏡,非常富有陽光氣息。每唱完一曲,稍歇,由手風琴演奏一曲,如是者唱了三首歌。我們一路跟在後面,歌手仿似也在為我們演唱,為岸上的遊人演唱。岸上遊人驚喜地鼓掌了,我們也鼓掌。
貢多拉泊岸,歌手微笑揮手,一轉身就走進人群中失去蹤影。
有個充滿風塵與滄桑的古老名詞叫「賣唱」,這與這位歌手一點沾不上邊。
(歐洲紀行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