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教堂裡的感悟

「城外聖保祿大教堂」大殿
昨天,歐洲之行的最後一天,正好是星期日,走進了羅馬一所教堂。教堂在下榻的酒店附近,看着谷歌地圖就能徒步去到。去程走了一些冤枉路,回程不到半小時。入到教堂剛好是正午,趕上崇拜的時間。我並非信徒,又不懂意大利語,但也認真地坐了下來,感受一下在那宏偉的穹頂下舉行的天主教禮拜,也休息一下,聽聽由風琴伴奏的詩歌唱誦 。

這並非一般的教堂,正名叫「城外聖保祿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是羅馬天主教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另外三座為拉特朗聖若望大教堂、聖伯多祿大教堂及聖母大教堂)。他的尊崇地位源於:聖保羅 (或稱聖保祿) 就葬埋在大殿之下。信眾席之後一個高聳的聖座下面,就是他的靈塜,人們可以沿樓梯往下參觀。早些年,梵蒂岡曾專門派人到大殿考古發掘,證實骸骨是公元一世紀的遺物。據傳說,保羅是在公元六七年在羅馬城郊被斬首而殉道的。他在天主教中的重要地位,從一個簡單的事實可以看到:《新約聖經》二十七部書中,至少有十四部據信是他所作。在世界各地,天主教或基督教都愛以他名義建立宣教設施。單是香港,名為聖保羅、聖保祿的設施就數不勝數。
教堂前的聖保祿像手中握劍
這次旅行,在英國、法國、瑞士、摩納哥、意大利參觀過不少教堂。它們的建築不論建於哪個年代、採用什麼建築風格,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穹頂盡量拔高,讓天光高高地照射下來,把人們的視線和意識引領向上。人的尺度在其中變得渺小,人抬頭向上,對其間尺寸的判斷能力會茫然失去。在梵蒂岡號稱世界最大的聖彼得大教堂,繞着穹隆書寫的拉丁文母,每個竟然高達六英尺,令人難以置信。這些教堂很多變了旅遊點,常常人頭湧湧,例如巴黎聖母院、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等,要排長長的隊才能內進。相對之下,城外聖保祿大教堂很安靜。

意大利是天主教國家,教堂非常多,即使居民寥落的小村,居然也走不了幾步就有一座看來歷經蒼桑的教堂。羅馬的教堂更多,據說有六七百所。羅馬是教廷之所在,居民幾乎都信教。可是在昨天的周日彌撒上,只見到不到二百信眾出席。多年來,陸陸續續看到不少關於基督宗教在歐洲日趨衰落的報道,南北美洲相對之下較興旺,現在的教皇聖方濟各來自阿根廷反映了這一落差。在那偌大的大殿中,見到信眾連講壇前不多的座位也填不滿,讓大殿絕大部分空間都閑置着,仍然讓我驚訝。

這座教堂有攸久的歷史,本身是一座博物館。大殿外排列着舊教堂遺留下來的大量殘柱巨石,餐廳和書店的地面之下,是個昔日的棄墟遺址,有興趣的人可以購票鑽到下面參觀。教堂最初於四世紀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建立,在五世紀時,它的大殿甚至比梵蒂岡的舊聖伯多祿大殿還大。十九世紀時,教堂在一場大火中焚毀,然後又在內外各方幫助下重建起來,用埃及提供的雪花石柱子,俄羅斯的孔雀石及青金石。現在在中殿見到的 80 根柱子及精緻的天花板就是十九世紀建成的。然而百餘年過去,大殿雖然金碧輝煌依舊,但生氣已黯然了。

教堂旁邊的公園倒是充滿活力。歐洲各國的人都愛騎單車,這個公園似乎是附近騎車愛好者聚頭地方,男女老少都有,都渾身上下配置講究。其中有一個全女班的團隊,一色黃色戰衣,英姿颯爽,很是奪目。

宗教都有興衰,歐洲千百年來戰爭不斷,都與宗教有千絲萬縷關係。聖保祿大殿正門前聳立着聖保祿的像,據天主教徒朋友說,手中握劍是他的特徵。大概,用劍殺出了血路,則教興;劍折,則衰。

回來整理了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遇雨的照片,配了一首小詩:
前席虛排待聖鐘,
驟晴驟雨急驚風。
鬼神亦有興衰日,
可為蒼生定吉凶?

(歐洲紀行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