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效應」(Halo Effect) 是人們熟知的,它也叫「日暈效應」、「月暈效應」、「成見效應」、「以偏概全效應」等,說的是人們會在「光環」的作用下,不自覺地把一個人或一個事物的某些優點或缺點誇大了,其他方面的優點或缺則隱沒在「光環」後面,視而不見。這現象很普遍。我還發覺,這不僅影響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反過來影響對自己的認識,不利於知彼,也不利於知己。
在「光環效應」的作用下,人的表現有時會讓旁觀者覺得很滑稽。據說有這樣的事情:瑪莉蓮夢露自殺身亡後,有收藏家得到夢露的一隻鞋子,進而想利用它發點小財,於是發出告示:任何人用一百美元代價,可以嗅一嗅夢露的鞋子。想聞一下夢露鞋子以滿足遐想綺念的人居然排起了長龍。──夢露的「光環」連異味都能闢除。
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家丹.艾瑞里曾與哈佛商學院教授埃利.奧利克及倫敦商學院教授馬爾科.具爾蒂尼一起在大學校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開設了一個臨時咖啡檔,提供免費咖啡,你只要在喝咖啡後回答幾條簡單問題就可以了。咖啡檔擺放了各種添加物,如奶、糖、奶油等,還有一系列不常見的香料,如丁香、豆蔻、茴香等,品種不少。有時,這些有點古怪的香料擺放得很隨便,拿用完即棄的泡沫塑料杯子盛載,杯子修剪過,參差不齊,香料名字用箱頭筆寫上;但有時,盛器很講究,用上鋥亮的金屬碟子,配上小銀匙,各種香料還有印刷精美的名牌。
這會吸引「顧客」享用各種香料嗎?不會。可是人們對咖啡味道的評價就受影響了。凡是採用漂亮盛器時,免費供應的咖啡都會得到較高的評分。注意:這些漂亮的盛器不是用來盛放咖啡,而不過用來盛放大家都不享用的香料而已。──漂亮盛器的「光環」,連咖啡的味道也提升了。
明白人們這種非理性心理,就會明白為什麼商人要出高價請來名人賣廣告,明白名牌商品之欺人。像月暈一樣的「光環」,會向周圍瀰漫、擴散,掩蓋其餘。事實上,在「光環」的強光照耀下,你的視力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明。
與「光環效應」相反的一種效應叫「惡魔效應」,這其實也就是「光環效應」,只不過加諸於「負面事物」而已。相同的是,也會使人失明,要麼只看到一團白,要麼只看到一團黑,二元分天下。
「惡魔效應」有一個「很好」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努力製造「惡魔效應」的人一下子裝扮成「天使」。或許,他們正是為了要把自已裝扮成「天使」而千方百計把別人妖魔化的。這樣,他們就搶佔了「道德高地」,把他們應當負上的責任,他們盲目冒進的錯誤,與消逝的歲月一起掩埋起來。
在十八二十時的青葱歲月裡,誰沒有燃起過「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激情?但今天回顧當日,誰又沒有熱血有餘而理智不足的遺憾?
一個人如果到了可以向下一代回憶往日青春激情的時候, 若不肯坦白承認當年的幼稚、錯誤,而只對當年的奮勇、熱情津津樂道,要麼是無知、冇腦*,要麼是惡意的誤導。他們製造「光環效應」或「惡魔效應」,既誤己,更誤人。
----
* 邱吉爾:Any man who is under 30 and is not a liberal, has no heart. Any man who is over 30 and is not a conservative, has no brain (人未過30而不為自由主義者者,無心也;人逾30而不為保守主義者者,無腦也)。
----
* 邱吉爾:Any man who is under 30 and is not a liberal, has no heart. Any man who is over 30 and is not a conservative, has no brain (人未過30而不為自由主義者者,無心也;人逾30而不為保守主義者者,無腦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