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社會上發生了恐怖的兇殺案、自殺案,人們會有驚弓之鳥的感覺。事件若發生在地理距離不遠之外,甚至就在本地發生,這感覺更強烈。傳媒巨細無遺的報道不斷衝擊公眾的神經,讓人躲避無從。在資訊科技發達下,殺戮會搬演到你的廳堂裡來,把遙遠的血腥味傳播到面前。
驚弓之鳥的不安不是過度敏感,暴力的確會傳染,對他人、對自己的暴力都一樣。不久前,台灣捷運發生了無端的血洗車廂事件後,網絡上接連有人揚言也要演齣「好戲」,這些人幸好都及時被逮住了。不要以為這不過是年輕人一時的口沒遮攔,而是說明險惡的用心已在這些人的神經中共鳴起來了,誰敢保證接着不會有所行動?
心理學家其實早已對這樣的現象有過研究。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的社會學家大衛.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七十年代在這方面就有過研究。當時是美國暴力案猖獗的年代,美國社會戾氣彌蔓,社會上、電影電視上都充滿暴力。菲利普斯想知道,電視上播放拳擊比賽與謀殺案發生率之間有沒有關係,並就此仔細分析了美國各地每的謀殺案發生率。結果發生,每逢著名重量級拳手比賽之後一星期裡,謀殺案發生率就上升。
這還與拳擊手的種族背景有關係。如果擂台上被擊敗的是白人拳手,被謀殺的白人數量就增加。反過來,如果黑人拳手被擊敗,謀殺案的受害者會多了黑人。英國心理學家 Richard Wiseman 在 《怪誕心理學》(Quirkology:
the curious science of everyday lives) 一書中有這樣的介紹,但沒有說明這些比賽是否都是黑白拳手之間的對決,若是黑對黑、白對白又如何?
人的行為總是不自覺地受到外界的影響,自殺是很好的例子,這現象很早就有人發現。德國文學家哥德一七七四年出版了著名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寫維特因為戀上有夫之婦而難成連理,最終飲彈自盡的故事。這書一紙風行之下,竟然接連有人仿傚維特為愛情尋死,以致多國把《少年維特的煩惱》列為禁書。這是為「維特效應」。
在當今開明時代,「維特效應」還會發生嗎?菲利普斯特地翻查了美國各地自一九四七年至六八年的自殺統計數據,發現每一宗被傳媒炒作為全美大新聞的自殺案,會在此後一個月裡使自殺案平均增加 2%,約58宗;兩星期裡的升幅更達增加三成。若自殺的是名人,自殺的增加幅度更大。影響最大的是青少年,一個月裡的自殺案升幅達 7%。瑪莉蓮夢露一九六二年自殺後的一個月裡,美國的自殺率上升 12%。
香港人對此應該不會驚訝,早幾年,香港不隔一會就有燒碳自殺的新聞,很多涉及青少年。個別傳媒連自殺者(有時是集體自殺)在密封房間裡的倒斃位置、火盤位置也繪圖說明。這無異於教唆自殺,惹人反感。在一些團體的抗議下,傳媒後來較收斂了,燒碳自殺風潮也逐漸消退。
借新聞自由大旗的掩護,香港傳媒鮮談道德自律。每當暴力新聞鋪天蓋地時,普羅市民還是謹慎點好。
“借新聞自由大旗的掩護,香港傳媒鮮談道德自律。每當暴力新聞鋪天蓋地時,普羅市民還是謹慎點好。”
回覆刪除是的,未能改變傳媒的時候,唯有希望公衆自保。
Quikology 是否應該有個 "r" ?
回覆刪除真的漏了個 r,謝謝提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