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民主一到了非西方國家

「開門!是美國,送自由、民主來了!」
據張維為的分析,西方民主的基礎主要是「鬥爭哲學」,特點是社會分化成不同的派別,然後通過政黨政治進行整合。這樣的「鬥爭哲學」,在西方國家並沒有造成嚴重的暴力衝突、分裂,但引進到非西方國家,造成的後果就不一樣。

在西方民主國家,「鬥爭」是在法治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的,有大家遵守的遊戲規則,有龐大的中產階級作為社會穩定的秤砣,有寬容的政治文化。即使在競選中各出陰招,彼此抹黑謾罵,到選舉結束,有了結果,競選時的激昂就冷靜下來,事情翻開新的一頁。

西方民主國家之所以能夠雖鬥爭而不分裂,還因為這些國家大都是單一的民族國家。歐洲最有鬥爭傳統,歐洲的歷史是不斷鬥爭、分裂的歷史,一直分裂到國家由單一的民族組成。在這些國家裡,宗教也單一,而且是社會穩定重要力量。加上外部有其他民族國家的窺覬,這些國家有所警剔,不敢自毀長城,鮮有造成內部嚴重對抗的議題。

可是,這樣的「鬥爭哲學」一旦引進到非西方民主國家,情況就大不相同。這些國家缺乏西方國家的社會條件,而且多數有種族、宗數等潛在的嚴重矛盾。矛盾一旦與黨派政爭結合,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一發不可收拾,可能使社會分裂到再也無發彌補,甚至形成曠日持久的暴力對抗,使整個國家、社會崩潰。

這樣的例子,在戰後屢見不鮮,都是民主引入之後,禍患接踵而來。冷戰結束、踏進廿一世紀後,例子更是俯拾即是,記憶猶新。東歐民主化後,整個地圖改寫了。蘇聯和南斯拉夫最驚心動魄,而骨牌效應至今未完結,烏克蘭在上演續集。新一波廣泛衝擊是由非洲北部到中東的茉莉花革命,革命所到處,都是人民遭秧,經濟倒退,國家瀕危。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都陷入了歷史深淵。

《明報》今日刊登了題為〈美國想重劃的新中東地圖〉的評論文章,指美國密謀把五個阿拉伯國家分裂成14個國家。可以通過什麼手段達到目的?最有可能的是向這些國家推行民主,一推動,自然就分裂。伊拉克是美國明目張膽去推行自由、民主的,是最佳樣板。在美國的秘密計劃中,它要分裂為三個國家。

民主其實也威脅着西方國家自己。

上面提到,西方國家推行現代民主,有它們獨特的條件。可是這樣的條件近年已產生變化。西方國家人口結構改變,而為了解決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問題,近年不得不大量輸入移民。歐盟的建立也為移民打開了方便之門。不論歐洲國家還是美國,內部的種族、宗種、語言、文化、價值觀的構成都發生重大變化,單一不再,從而形成新的社會矛盾。最近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各國右翼極端政黨紛紛抬頭,是個不詳的預兆。在美國,白人人口已不佔多數。右翼極端勢力也日益囂張,成為左右着大局的重要力量,使民主政體的運作更加不靈。

看看這個世界的民主發展情況,再看看香港生出的「民主」怪胎,會有什麼感想?開解一下自己吧──都未算最衰!

只怕這話正意味着──可能更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