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是怎樣教育子女的,我不知道。《紐約時報》上有一篇關於上述新書的文章,題目是Building Self-Control, the American Way(以美式方法建立自制能力),從題目就可以想見,關鍵在於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文章把法國的這套經驗,同中國、韓國以至東方的傳統做法相提並論,即較強調紀律訓練,父母對女子有較高要求,有較明確的指定目標,相對之下,美國的一套較尊重子女的個性自由、自尊,父母較放任。
文章提到,任何文化都知道提升個人自制能力的重要性。這能力是由腦部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發育決定的,智力開發、社交技巧和紀律都以這種能力為基礎。由之可以預見一個人在學業、事業、婚姻是否成功。孩子日後讀書的成績好不好,自制能力比智力重要一倍。到讀中學自制能力仍差的孩子,到成年時,財務、犯罪、吸毒、離婚的風險都較大。這從美國可以得到大量例證。
文章說,亞洲或亞洲裔學生素來較成功,部分原因是自小就培養出較佳的自制能力。據一項對學齡前兒童意識自制能力的研究,中國兒童的比美國兒童早熟六個月;韓國三齡童的表現,相當於年長17個月的英國兒童。
多年前看過一齣關於美國一名華裔鋼琴神童的電視片,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幾歲就每天練琴八小時,不要家長操心,其他小朋友的玩樂也不會讓他分心。這樣的專注和自制,相信是他最過人之處。
文章提到美式提高自制能力的方法,是認為兒童可以不必在外力之下培養自制能力,關鍵是讓兒童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尋找他們喜愛而要積極投入的事物,讓他們在樂趣中逐步接受更大的挑戰。學習第二語言、做帶氧運動也有作用。
但在沒有足夠的外力之下,兒童會有多大自覺走上正軌是令人懷疑的。全世界都看到,青少年以至很多成年人目前的最大樂趣和挑戰,來自電子遊戲機,他們都玩得夠自覺而積極投入。
在社會益趨富裕,外界的誘惑益趨強大之下,自制能力的培養已不僅是兒童成長的問題,而且是成年人也要面對的問題。因為人的自制能力欠佳而引發的社會問題,俯拾皆是。最好的例子是癡肥,它的根本問題在於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
成年人如何自持?家長的外力施加已無能為力了,自制能力只有靠自己培養,從更有益的活動中找尋更大的樂趣和滿足。
還有是對凝神斂意的鍜練,如靜坐。對靜坐有各種不同的叫法,如禪坐、禪定、打坐、冥想。冥想這說法最不當,靜坐其實要求摒除各種妄念,而不是去思考某個問題,包括禪學上的疑難。它只是要求把散亂的心神收斂起來,達到神完氣足。
這說來容易,做來非常困難。要把意守住,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如數息之類,其實都是借助外力。這樣的外力還有更多,散步、跑步、畫畫、寫字、彈琴都可以收到類似的收斂心神效果。
文天祥有兩句詩:「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斂便神仙。」不管是什麼方法,能收斂精神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