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尋中,找到了黃霑的 博士論文,二零零三年五月發表的《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研究的問題原來是粵語流行曲,而不是粵曲。
斷斷續續讀完全文後,頻有感慨,既為香港粵語流行曲,也為哺育出曾經風行全球華人世界的香港粵語流行曲的香港和香港人。
黃霑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巨擘。依他以一九九七年作為香港粵語流行曲興衰的分水嶺之說,他是這整個興衰過程的參與者。這過程不長,只有短短23年。年紀稍大一點的香港人,都或遠或近地見證了這個興衰。由黃霑去為這過程寫一篇研究論文,從圈內圈外作不同視角的觀察和剖析,不作第二人想。
難得的是他不耽於局內人的觀點和經驗,而是相當嚴謹地進行學術研究,觀點、立論言必有據,腳註繁多,論文後列出長長的參考書目單子,有中英日文書籍凡二百六十多種,此外還有唱片。
在一九七四年之前,香港人愛聽的歌曲種類主要是國語時代曲、粵曲、粵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它們都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興起作了鋪墊。論文的研究不但追溯到國語時代曲的源頭上海,還論及香港的各方面如經濟、政策、科技(電台、電視、唱片、Walkman等)、民生、社會(新一代土生土長香港人成長,香港人身份意識加強)等有利因素。《啼笑姻緣》一九七四年的石破天驚,因而不是無原無故的。嗣後,受歡迎粵語流行曲新作如泉湧出。這使歌壇潮流逆轉,過去以演唱歐西流行曲為時尚、高貴的歌手,紛紛轉唱粵語歌。粵語歌星輩出,天王天后級歌手不但在香港叱吒風雲,還紅遍海外華人世界以至只通行普通話的內地。八十年代初到大陸旅行,去到哪裡都可以聽到香港粵語流行曲,北方人到卡拉OK都以能唱香港歌為時尚。
這風氣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在香港,唱片最暢銷的一九九五年,零售額達18.5億元;翌年仍有近17億;九七年進一步下滑到13.53億,比九五年少了超過四分之一;九八年,更只剩9.16億,不到九五年一半。九七年可視為分水嶺,此後情況即如江河日下,頹勢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天,走在香港街頭,你已聽不到以前街知巷聞的粵語流行曲歌聲。出了香港,香港粵語流行曲更不堪聞問了。
何以至此?黃霑有何見解?
(黃霑論香港粵語流行曲,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