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羅大眾的「精神食糧」,分量厚重與 內容淺薄成反比 |
短文要寫得好的話,比長文更難寫。這要求對文字有更高的駕馭能力,能以少許勝多許,要文字高度精練,容不得半點廢話。要一千字才說明白的問題,得用五百字、二三百字寫出來,自然有難度。因而有人認為,寫古體詩,五絕最難。四句才20個字,要立意完整,還得有意境,非字字珠璣、一無虛發不可。
可是如果要求不高,自然是寫得短的容易了。中小學生作文必都認為短易長難,作文老師容許寫二三百字必定比要求寫一千字受歡迎。
香港記者的文字水平普遍不高,可是寫的文章越來越「精簡」了,不論報章還是雜誌,長文都不受歡迎,要短文才行。照片則要大、要多。圖像越來越僭越報紙、雜誌以文說故事的基本功能,變為圖解說事。文字也盡可能表列,變成bullet points,寫不完整的句子即可,更不必成文。如果沒有照片配合文字,就加入插畫、漫畫,報紙、雜誌、電視都一樣。
簡單對比一下兩岸三話的出版物可以看到,文字最少、最不講究的是香港。最近聽熟悉台灣雜誌出版情況的朋友談港台閱讀習慣的差異,對方一針見血地說,台灣人愛讀較深入的文字報道,所謂要in-depth,文字要多些,香港則相反。所以雜誌的用紙也不一樣,香港的雜誌用紙務求要使照片印得「靚」,台灣較重質感、環保,粗一點、黃一點的環保紙,有時更能切合對社會有承擔的形象。
不過台灣也在變,正受到香港醜惡一面的污染。某香港傳媒大享把為求銷紙不擇手段的一套經營手法輸出到台灣去,在台灣的傳媒、出版生態中翻起了濁浪。不久前到台灣旅行,隨便看看台灣的報章,在大選元素支配下的譁眾取寵,已比諸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於文字如何,則沒有深入細究。
報紙淺薄化與讀者品味低俗化孰為因、孰為果,是雞與蛋的問題,無法說得清楚。昨日讀到,一位專欄作者則不客氣直指:「低落民智
謝謝報紙」。民智低落而要謝謝報紙,這「謝謝」當加引號才對。
作者是大學新聞系的 老師,在聽了兩名特首競選人一個半小時的電台辯論後,看到一份免費報章二三百字的「扭曲」報道,乃寫出以上標題的文章來。報道連辯論的主旨──人口政策──都只字不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實已是香港傳媒的常態了。
以數量計,免費報紙已成為香港人主要的「精神食糧」。是以,有必要對這精神食糧多點了解,多點「通識」。上文作者以曾經滄海的身份說,今日記者最怕的場面,是平心靜氣的討論。意思是,一旦沒有「掟蕉」(擲香蕉攻擊對手)、謾罵、肢體接觸,記者就失焦,無從下筆了。而不管是世界大事、重大政策、娛樂八卦,都要一二百字講完,就只容得下soundbite,即只能摘取聽起來聳人聽聞的「警句」。電台、電視的時間以秒計,更是如此。
獲重視的照片是怎樣拍出來的?作者這麼說:「(有)經驗的攝記,會先問記者:『你想寫他/她什麼?』預設了形象,要醜化他,還是唱好他,按下快門前早有定案,站一個背光位,還可以拍出一個陰陽臉。」
結論是:「如此新聞,只能造就低落的民智,人心淺薄,真的要謝謝報紙!」
──該是「謝謝」。
呢個可能係雞蛋和雞的問題,報紙要生存,唯有適應。。。
回覆刪除……然後是二者必有一亡,或雞,或蛋。
回覆刪除而雞亡,則無蛋;蛋亡,則無雞。最後,兩者俱亡,你死我亡,「攬住死」。
已不能只糾纏於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更應想一想:是雞先亡,還是蛋先亡?
我的判斷是:若報紙是雞,雞先亡;若報紙是蛋,蛋先亡。
哀哉!
都係個農場主人(姓曾果位)不善管理,搞到d雞和雞蛋要在一個好差既環境下生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