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非高端服務業裡的年輕人

我一直認為,人的才能、個性、喜好等等各有不同,都以一樣的考試去決定他們在社會的出路、前途是不公道的。在香港,這情況至今沒有多大改變。教育制度不斷有改革,但基本上仍是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概念去培養人才,意圖按主觀願望去像倒模生產一樣,培養出合資格的畢業生。可惜的是,被淘汰下來的「次品」不少,而「次品」總是不受重視的,在社會的普遍眼光中,前途有限。

對這些所謂「讀書不成」的人,過去有個說法是「讀書不成三大害」。是哪三大害?我從來沒有去考究過。嚴格來說,我也可歸入這一類。真有三大害的話,已在「受害」之中,知道不知道是一樣的。抱着「凡物皆有可觀」的心態做事做人,一樣可以過得快活、有意義,也有所成。

這樣的年輕人頗不少,所謂八十後、九十後佔了相當大比例。前途有限,是因為社會中向上流動的渠道據說淤塞了,一旦被淘汰出來,別指望可以有出頭。

是這樣的嗎?香港大學的呂大樂教授就此進行了「田野調查」,了解非高端服務業中下層勞動市場的情況。他昨天在《明報》發表〈重新認識香港社會問題〉一文,談到三點發現:第一,這個領域裡並非沒有晉升機會;第二,學歷非決定因素,晉升取決於良好表現;但第三,到了晉升階梯的某一水平,學歷佳者佔進一步上升優勢。

隨着香港經濟益趨以服務業為主,這部分就業人口一直在上升,從二零零零年至二零一零年增加了15%,二零一零年有57萬人,即每六七個就業人士中佔一人。大量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從以培養高端服務業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制度中被淘汰出來,進入這個人群之中。

呂大樂指出,我們的教育不能只為培養高端服務業人才而設計,要求所有人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而也要為不能升學的年輕人着想。他們需要培養的不是準備公開考試的能力,而是通過課外活動學懂管理團隊、統籌協調事務的能力,是與人相處、表達、組識的能力。

他注意到這些年輕人在事業發展前途上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在某個行業安頓下來、決定要在業內發展之後,會尋求進修以求突破。「可是香港的升學、培訓人才的概念極其狹窄,主要聚焦於十七八歲的階段;推行教改以後,其實亦無任何改變。」

這樣的年輕人,我認識好幾個。他們錯過了十七八歲那個階段,在不同行業裡打滾一段日子後,都正在要尋求突破,所希望的,可能是管理技能上的訓練,創業上的指導,學歷上的提升等。

呂大樂談到的,不算新發現。一般人,只要接觸到社會實際情況,特別是與上面談到的年輕人有接觸,都一定知道這些問題。問題現在經由學者有調查、有系統、有理論地鋪陳出來,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特別是教育界人士和有關官員的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