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地名和港人的粵語英文拼音有大量類似的字,例如Chan (陳、燦)、Chai(柴、仔)、Cheng(鄭)、Cheung(張、蔣)、Ching(清、青、靜)、Chow(周)、Choy(蔡)、Chuen(全、泉、邨、村)、Chun(俊、駿、振)、Shan(山、姍)、Shek(石)、Sheung(常、上)、Shi(施、史、思、斯)、Shing(成、誠)、Shum(深、心)......等等。
你按照英語拼音去讀上面括弧裡的中文字,都會把舌頭頂着或貼近上腭讀出,如讀英文church、shop 一般。
以上拼音是根據「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簡稱「港拼」,Hong Kong Government Cantonese Romanisation)拼寫的。你在香港出生或從內地移居香港,入境時,人境處人員據的「粵拼」拼寫出你的「英文姓名」。你姓陳,用內地羅馬拼音方案是 Chen,到了香港是 Chan,聲母一樣是翹舌的 Ch。
可是今天的粵語不存在捲舌音,誰會捲起舌頭說「沙」田、「柴」灣、灣「仔」,說自己姓 「陳」、姓「周」? 是粵語古音有捲舌音?
這套以英文拼寫的粵音方案,應用於香港地名(街道、地名、公共房屋等)、姓名拼寫,自香港「開埠」沿用至今;只限於政府部門應用,學校不會教授,你只能從不同地名、人名中認識它的拼寫法。可是你按照今天的粵音去拼讀、拼寫,就有回題,會問為什麼是Shek Kip Mei(石硤尾)而不是 Sek Kip Mei? 為什麼是 Tsim Sha Tsui(尖沙咀) 而不Tsim Sa Tsui? 為什麼是 Chek Lap Kok(赤鱲角)而不是Tsek Lap Kok? 為什麼是 Sham Sui Po 而不是 Sam Sui Po?
「港拼」不是嚴格的單一拼寫系統。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方傳教士以不同歐洲語言拼寫中國各地方言以傳教的歷史。英國傳教士以英語拼音拼寫,歐洲大陸各國的傳教士則採用羅馬拼音的歐陸式拼寫。傳教士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學習當地語言,編寫簡易的字典,盡可能準確地紀錄當時當地語音。無心插柳柳成陰,這為中國各地語音的變化留下了大量百多年前的可貴語音資料。
(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