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雞有雞味」與《老子》哲學

我家愛吃雞,對雞味有要求。所謂要求,其實不過是基本要求:雞有雞味。然而經過多年來的內外環境變化,這基本要求成為苛求了。無論是街邊燒味檔的白切雞,還是宴會賦以各種華麗名堂的雞菜式,都難以吃到在兒時味蕾上固化下來的雞味。

原因主要是雞是否新鮮,不是新鮮現宰的,好吃極都有限。還有是雞種,是文昌雞、湛江雞、清遠雞、三黃雞?是圈養的農場雞,放養的走地雞、登山雞? 

兒時難得吃到雞,逢年過節才得以一嚐。如今大不一樣了。據二零二二年統計,中國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累計出欄量達98.2億隻,四捨五入,就是10, 000, 000, 000 隻。最愛吃雞的廣東人,雞肉人均年消費量達31.1公斤,若按一隻雞5斤來算的話,相當於每個月要吃掉一隻雞。

我家肯定倍於此數。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到深圳可以吃到更有雞味的雞了,熟雞幾乎成為回程必備手信。日前吃到一隻文昌雞,肉味堪稱上乘。文昌雞以肉滑著稱,連雞胸肉都軟滑。深圳早已實施統一屠宰,雞的新鮮度其實已打了折扣。

雞味不復從前,這有道家哲學的解釋。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立華講《老子》提到其中開篇第一章如何斷句的千年爭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該怎樣斷句? 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還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馬王堆帛書一九七三年出土,結束了爭議。根據帛書《老子》甲乙本這兩句都有的「也」字,斷句確定為:「故恆(常)無欲也,以觀其妙;恆(常)有欲也,以觀其徼。」

一般認為,《老子》講清淨無為,就不應該講「欲」。但是這句話的「無欲」、「有欲」是「觀」的兩種主體狀態,「無欲」能「觀物之妙」,「有欲」能「觀物之徼」。妙,是萬物之始生;徼,是萬物之最終結果,即萬物之成。

楊立華指出,中國哲學任何一家都不講「無欲」,沒有那種極端的哲學思考。人作為一種物質性的存在,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保持自我保存的基本本能。所有事物都有自我保存的衝動。所以斯賓諾莎提出欲望的界定就是自我保存的衝動;牛頓第一定律也確定,所有事物都有保持自己現在狀態的傾向。

那麼為什麼無欲以觀萬物之生? 因為在萬物生長的過程中,只要摻雜了人的欲望,生長的過程就會被改變,結果往往是這個事物本身品質的敗壞,如偃苗助長。

結果就是:現在的肉,肉味少了,沒有以前的香;現在吃的蘋果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沒有當年的香,甚至能放幾個月都不壞。

市場的雞味不復從前,也就必然了。除非到哪個遠離塵囂的山村,吃到放養的走地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