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看環球涼熱,香港幸福了

香港近日熱得像火爐,午夜氣溫仍常在30°C之上。上網翻查,發覺天文台這個月竟然有七天衝突 35°C,其他各區例如新界,更熱得交關。昨天,最熱的是橫瀾島37.3°C,最涼快是昂坪,只有28.8°C ,可算香港的避暑勝地了,昂坪為什麼不以此宣傳以推動旅遊?

對比一下環球涼熱,香港人算幸福了,因為到處可歎氣, 家居、商鋪、商場、寫字樓、私家車、巴士、地鐵,甚至街市,都有冷氣。說不定,香港的冷氣機數量多過人口數量。算算你家裡:兩口人可能就有三部冷氣機。比起目前的歐洲,這太幸福了。

在目前這一波可能是歷史上最「酷」的熱浪下,歐洲到處錄得40°C以上的酷熱。最熱的「兩牙」熱死近二千人。

歐洲的緯度其實很高。倫敦的緯度與中國地圖的「雞冠」相若,「兩牙」與北京相當,頗有熱帶風情的地中海,與我們的渤海黃海差不多。在正常年頭,歐洲暑熱的日子並不多。

歐洲的氣溫有一條非常明顯的南北分界線,由連貫東西的阿爾卑斯山脈(包括比利牛斯山脈)形成,它對南北氣候的影響不下於中國的橫斷山脈。在山脈以北,一年通常沒有多少天酷熱難當。不過這次熱浪,連阿爾卑雪山也阻擋不住了。

對歐洲人來說,最苦的是沒有冷氣。

在歐洲,寫字樓普遍有空調,但家居空調非常罕有。除了因為一向對之需求不高之外,在歐洲要在家裡裝個外掛式冷氣非常困難。一是很花錢,(網上有人報價:瑞士新出爐公寓裝空調費為一萬瑞士法郎,約合八萬一千港元);更難的是,很多地方認為冷氣機有礙觀瞻,得左鄰右里同意甚至當局批准才行。

《華盛頓郵報》據業界估計報道,日前德國只有3%家居安裝了冷氣,法國不足5%;在英國,政府估計英格蘭地區不到5%家居有冷氣。英國氣候濕冷,暖氣比冷氣重要得多。整個歐洲,包括地中海地區,安裝了冷氣的約佔兩成。

隨着氣候暖化,熱浪衝擊歐洲越來越頻繁。英國當局發現,相對於氣候暖化之前,英國氣溫衝上 40°C的可能性提高了十倍。

冷氣機是一八五零年代發明的,在很多地方大受歡迎,當今迎來最高銷量。在英國,移動式冷氣機銷量大增24倍多,一些安裝中央冷氣系統的公司,接單已排到入秋。國際能源署估計,歐洲二零一九年有1.10億處所安裝了冷氣,到二零五零年,數字會增加逾倍,達到2.75億。

若從全球看,數字會更驚人。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電力負擔得了嗎?這問題在當前的歐洲更嚴重,能源問題正因為制裁俄羅斯而反噬自己。還有是電價問題。

比較一下各國平均每度電電價(人民幣): 

丹麥,3.8元

瑞典,2.8元

德國,2元以上

日本,1.75元

法國,1.4元

土耳其,1.2元

美國,0.86元

韓國,0.75元

中國內地比上述各國都便宜:0.577元。香港,約1.2港元。這麼一算、一比較,我們這一方太有獲得感了。難怪內地網民為如今幾乎家家戶都有的冷氣,且歏得起冷氣那麼自豪。

至於發電量,中國二零一九年發電總量佔世界總量的27.8%;其中綠色能源程度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環球這麼一看,香港的酷熱似乎不那麼難受了。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大廚到會,吃法國菜

認識一位目前在某大酒店任職的年輕西廚。他說是年輕,屈指一算,其實已在西廚這行業打滾了二十年。多年來,他給我的一印象是老在跳槽。每隔一段日子見上面了,都知道他又換上了新東家。對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滾石無苔) 這諺語,用在他身上,應作正面還是負面理解? 

日前,有一個私人聚會,有人建議,可以請他來作「私人到會」,弄一次西餐嗎? 他很爽快答應了,看來樂於一顯身手,並隨即細問,有幾人出席? 有人忌吃羊、豬、牛.....嗎? 很快便傳來了餐單。我不挑吃,不大在意。上周未,事隔約一個月,才知道大廚給我們炮製什麼來了。

先說說食材。原來疫情下,食材的購買反而方便了。供應商都利用網購推銷,而且促進了物流發展,兩相配合之下可以選購到合你心意而可能更便宜的食材。

譬如這次主菜用的牛面肉(面頰肉,粵人稱「面珠肉」),每只牛只有兩塊,供應不多。大廚本來想買日本和牛的,不料竟然無貨。很多喜愛吃和牛,他卻認為和牛的肉其實油多肉少,肉味欠佳。退而求「其次」,反而吃到肉味更濃,而且較便宜的牛面肉,不過炮製的功夫就多了。

主菜是紅酒燴牛面肉,燴是慢火的燜,耗時較長 ── 竟然煮 20 小時,真箇慢工出細貨。如果用和牛就不必這麼耗「柴火」。這當然要先作好準備,最後到場,才在兩小時內把所有菜色上桌。

他用的是法國餐的烹調方法。一問,才知道他到過兩家法國餐廳打工。記得他也曾「屈就」,寧可減薪,也到中環一家米芝蓮星級意大利餐廳工作,目的就是學藝。於是我們吃到他師出有門的法國菜。

法國菜原來有個特點,就是煮肉不加水,只加酒。煮我們14人分量的牛面肉,他用了三支紅酒。燜牛面肉的汁要先煮好,其中除了一般的配料,竟然有雞腳 ── 增加骨膠原。

牛面部的肌肉,運動量大,脂肪含量低,但筋膜含骨膠原之豐富,據說過於牛尾。再吸收雞腳的骨膠原,予人口感更豐富。如果你相信骨膠原的美顏作用,這法國菜更值得吃。

以豐富配料加紅酒炮製的汁液,應當全部被牛面肉吸收剩盡。最正宗的法國菜應不帶汁。大廚當晚的一點小遺憾,是心急了一些,汁收得不夠乾淨。我則覺得正好。牛面肉經過 20 小時燜煮,竟然綿軟非常,肉味香濃,和上汁,更好吃。

網上可以找到不少燴牛面肉的介紹,肉都浸在汁裡,看來都不是正宗法國菜的做法。

完整的菜單: 

頭盤:蘇格蘭煙三文魚、西班牙帕爾馬火腿(36月)配哈密爪;

主食:卡邦尼長通粉;

主菜: 紅酒燴牛面頰伴薯蓉。

食材費用,約一千七百元,人均一百二十餘元。如果到酒店餐廳享用,非得好幾倍、甚至十倍 價錢不可。

對於「滾石無苔」一說,得看什麼叫苔。苔有益,宜長;無益,宜去。宜動宜靜,都須參悟。

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

月下維港:瓊樓一片,玉宇千層

「超級月亮」昨夜又出現了,據說比上個月才出現過一次的更「超級」,即更大。

「超級月亮」是一九七九年第一次「出現」的,並不是說這是四十多年前才突然發生的天文現象,而是這是個當年才杜撰的名稱。月亮繞地軌跡呈楕圓形,當走到與地球太陽同一線而處於遠端呈滿月狀時,離地最近,但每次滿月與地球的距離會有異,有時近一些有時遠一些。離地球較近,看起來就大一點。只是從肉眼看來,其實沒有多大差別。你若是一年沒幾次「舉頭望明月」,就更難看出變化來。

每次「超級月亮」,都受到媒體吹捧。受此鼓動,人人都愛拍攝各自的「超級月亮」,「天涯共此時」。

至於月亮是不是更明亮了,主要取決於當時當地的能見度。空氣乾淨,大氣透明度高,月亮自然明亮。香港這時,都吹西南風,南海潔淨的海風源源不斷灌到維港兩岸。天文台顯示,昨夜各個觀測站的能見度都處於或接近最高的 50 公里水平。「超級月亮」於是又大又明亮,兩岸燈光更晶瑩剔透。

昨晚臨睡前就想到,維港天亮前必有美景。早上四時半左右起來,「玉兔西沉」,運行軌跡較偏南的月亮,快接近港島的天際線了。夜空中,雲量恰可,有如飄絮的,有如陣嶽的,都在皎潔月色下裝點着天幕。

自古以來,月亮引起人們無窮盡的遐想,激發了種種奇炒創作,從文字、圖畫到音樂等等。近日樂隊正排練彭修文改編的合奏曲《月兒高》。樂曲從琵琶獨奏曲改編而來,而表現力比原曲更豐富,內涵、韻味更耐人咀嚼。

彭修文是一位飽受中國民間音樂藝術滋養的音樂家,熟知中國樂器的性能和精神,並在這基礎上吸收了西洋音樂的合奏編寫和指揮技巧,成為中國音樂當之無愧的大師。不妨說,他單凭一曲《月兒高》已可不朽。

《月兒高》一般歸於古曲,最早見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琵琶譜手抄本《高和江東》;清嘉慶年間蒙族文人榮齋所編的《絃索備考》(一八一四年)亦有收錄。這時,樂曲分段標題與月亮毫無關係,如: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絡索、畫眉序、紅繡鞋、散收。

 一八一八年,琵琶演奏家華秋萍把它編入自己的《華氏琵琶譜》中成為《月兒高》,樂曲出現小標題如:海島冰輪、江樓望月,海嶠躊躇、銀蟾吐彩、莧露滿天,素娥旖旎、浩魄當空、瓊樓一片、銀河橫渡、玉宇千層、蟾光炯炯、玉兔西沉。

彭修文的《月兒高》有所壓縮,將原來的十二段縮為起承轉合的九段

起:1.海島冰輪、2.江樓望月、3.海嶠躊躇

承:4.銀蟾吐彩、5.秋露滿天、6.素娥旖旎

轉:7.皓魄當空、8.銀河橫渡

合:9.玉宇千層

賞月,賞的豈只是月? 還得有適當景色、環境配合。日前聽到本港著名建築師兼水墨畫家馮永基在電台訪問中說,經多年改造後的維港海濱,絕對是世界級的。其實,維港的景色,無論日與夜都是世界級的,有現代繁華,有山水之美,有妙曼的天際線,有燦爛的夜景。至於維港夜半月色下洗盡鉛華的美態,所知者大概不多。如宋人邵雍《清夜吟》所寫:「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

今晨拍攝的月下維港照片,可借用《月兒高》的小標題作標題:瓊樓一片,玉宇千層。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宮燈展的「對聯」,該左行?右行?

橫排左起右行,已成現代習慣
今天是農曆十五日,天上月圓。中環正舉行一個「如意宮燈展覽」。近日天藍日朗,晚上應見明月當空,配上大型宮燈,應有一番祥和景象。不過這並非人人樂見。朋友傳來的一篇文章,就刻意對之唱衰。這同特首出席了開幕式有關。於是展覽中一幅巨型「對聯」就先遭了殃──「罪名」是破壞中國文化。

本來滿嘴西方自由民主的人忽然關心起中國文化,未必不是好事,不過得是真的關心才好。

受到非議的,是「對聯」與「橫批」的排列格式。嚴格來說,這「對聯」並非對聯所要求的律句,即平仄、對仗都合律,幸好仍能從上下句未字一仄一平來分辨出上下句來。這其實是一般宣傳活動的 slogan,不過以對句的形式充當「對聯」。這在華人社會各種公益、商業活動中習見。現代識字人,即使是高級知識分子,未必就有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要能辨平仄、寫出個合乎格律的句子來,很難。於是創作類似句子都只圖個形式。即使是文化名人的喪禮上,也不乏這樣「失禮死人」的「輓聯」。

傳統上,中文書寫──絕大部分是直寫──都右起向左,竹簡冊頁、線裝古籍、廟堂楹聯,以至近現代的直排報紙、雜誌、書籍,都這樣。古時,橫寫屬非常少數,只見於廟堂橫匾、石碑額首等,為求與直排統一,也一律右起左行。

中文的單字書寫筆順,都由左到右、從上到下,對上一筆都看得清清楚楚。整篇而寫則反向而行,極不合理。絕大多數中國人右手執筆,左行書寫時右手把前文遮掩住,且易弄污衣袖。這是紙張未發明時,刻字成簡、編簡成冊、展冊閱書形成的習慣。冊是一卷一卷的,至今書籍的單元仍分冊、分卷。用現代理論解釋,這是一種路徑依賴。

前人亦知當中不便。甲骨文的卜辭,左行右行都有。到右起左行成為主流之後,你即使左起右行,仍會被強扭而反向。

唐代書法中有三個碑很出名:鎮江焦山的《瘞鶴銘》(有說是唐碑,有說是南朝遺物)`、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記》、顏真卿書《大唐中興碑》。原碑都直寫,由左往右。可是你買來的碑帖,都由右向左排列,其實都經過剪裝成冊出版,失去原貌。

到了現代,印刷品由左向右橫排已成為絕對主流,在手機等電子媒體上,誰見過由右往左直排的文字?── 除了舊時文字的影版。

內地貼對聯愛配上橫批。過年時,淘寶上可見大量印刷好的春聯,橫批一律是右行的。上下聯該怎麼貼? 只能配合橫批右行了,即下聯在右。不能與橫批對着幹吧? 這雖然並非「傳統」做法,但必是大勢所趨。對着電腦、手機長大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接受右起左行嗎? 

右起左行大概只能存在在深受傳統影書的書法藝術中。你要我寫個條幅,我當然會直書左行,但你要我寫個什麼活動例如音樂會的名稱,要橫寫的話,我必然右行,因為我知道這得與其他印刷品如海報、場刊配合,一定要與英文、阿拉伯數字等一樣左起右行。

從照片看到,「如意宮燈展覽」的「橫批」是「砥礪奮進」,它不在對聯之上,而在下、在前,而且字體較大。這其實是展覽的主題,並非傳統意義上附屬於「對聯」的「橫批」。主題四字既然按港人的閱讀習慣右行,其餘文字隨之右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沒問題。

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中國的山頂水庫與電動車

 浙江安吉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清晰可見
這張照片是不是很奇怪? 水庫建在山頂,有點像死火山口形成的湖,例如長白山的天池。環繞天池周邊的山嶺要能構成大形集水區,才能匯集足夠的雨水,使天池長年水波瀲灧。

這照片中的水庫卻顯然沒有天池那樣的地理條件。

這原來是一種新形抽水蓄能設施: 浙江安吉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電站上月二十五日正式發電,中國水電網七月一日正式上載消息。

其報道指出,抽水蓄能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據每天電力消費有峰谷的規律,利用上下兩個水庫的落差,在用電力消費低谷時,把水從下水庫抽往上水庫,變成勢能儲存起來,然後在用電高峰時利用水力發電。電力經過這樣的調節,能促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安全送出、及時消納,有效改善電網運行。

資訊爆炸中,很多值得關注的新聞會接收不到。昨天讀到內地亞洲視覺科技研發總監陳經的一篇文章,才知道這個蓄能電站建成發電和其中意義。簡單的一點是:長龍山電站加上同在安吉縣的天荒坪電站,蓄能發電能力相當於五分之一個三峽發電站。兩個抽水蓄能電站被譽為西電東送在華東的雙子星。

蓄能發電站就相當於「充電寶」。長龍山上下水庫的最大發電水頭達756米,世界第一,能一次放電六百多萬度。

中國多山,地形複雜,不利基建,但落差大的山頭多的是,能找到不少建設抽水能電站的寶地。陳經的文章說,中國「還有一堆抽水蓄能電站在大幹快上,到(建成)時僅抽蓄裝機(容量)就超過日本總裝機」。

早幾年到絲路旅行,沿着河西走廊走,見到大量風力發電機。後來卻知道,西電東送問題不少,一是輸送,二是蓄能。為了長途輸電,中國超高壓電纜逐步發展起來了。蓄能發電是另一重要手段。「有了足夠的抽蓄電站,新能源就敢上了,到處是風電光伏......整個國家能源網絡煥然一新,低碳環保可再生,完全夠用。」

中國的電動車將因此如虎添翼。中國汽車製造業一直無法取得突破的局面,將隨着中國崛起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和產地而改變。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這趨勢將使中國成為汽車出口大國,從而改變全球製造業結構,給歐洲帶來新一波去工業化浪潮。幾年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出口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到了2021年,中國出口了約50萬輛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僅次於德國。

據中國汽車協會的統計數字,中國今年的汽車出口可能超越德國而進佔世界第二位,其中電動車增長最快。上月,德國奔馳、寶馬、奧迪三大車廠相繼宣布在中國擴大生產,擴張的都是電動車。

陳經的文章最後說:中國社會將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全電化,電動車帶頭,加上強力電池和電網,使很多生活環節都能用電來改善;加上智能化,整個社會基礎設施用智能系統管起來,優化空間無數;優化到一定程度,就是未來科幻社會了;國際上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瓶頸,影響不了中國的幸福生活。

意合形合,中西利弊

中文與英文等歐西語文的一個重要分別,是意合與形合之分。相比之下,中文比英文等較不嚴謹;意合式的中文,較少文法限制,寫詩很好,寫科學、法律文件等則不及西文。這關乎彼此的宇宙觀、文化背景不同。

百多年前,形合式的西方語言一度大受中國一些知識分子青睞,認為文法限制森嚴的西方是先進語言。於是,中文中本來泛指一切有情的中文字「他」因而分化出他、她、牠、它以至祂。幸好這跟風走不了多遠,讓今天的中文少了西方當前的「性煩惱」,以致發生「語言風暴」。

英語相對於德法俄等語言,形式上的限制又較少,字詞沒有陰陽之分。法語字詞分陽性和陰性,瑞典語只有由陽性與陰性合併而來的通性和中性;德語、拉丁語和俄語等得分陽性、陰性和中性。同一事物在不同語言中的陰陽屬性又可能不同,例如太陽在法語中(Soleil)是陽性,在德語中(Sonne) 是陰性,在俄語中(солнце)卻是中性;月亮在法語中(lune)是陰性,在德語(Mond)中是陽性,在俄語中月球(луна) 是陰性,新月(месяц)卻是陽性。

西方語言不少用字的確有着過去父權時代的烙印,如今女性地位提高,語言隨之改進是好事。可是任何事情都該有個度,過猶不及就不好。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為了減少某些疾病的女性標籤,日前刪除了官網詞條中「女性」(woman,women)字眼,改用中性詞「人」(human),並修改介紹有關疾病的措辭。於是更年期、卵巢癌、絕經、流產等婦科詞條中的「女性」(woman)不見了;「母乳」(breast milk)改為「人乳」(human milk);卵巢癌是「有卵巢的人患的病」。

有英國傳媒指這些改動為「語言風暴」。有健康專家擔心,健康信息會因而複雜、模糊。據報道,衛生大臣 Sajid Javid 已就此叫停,認為要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必須運用常識,使用正確的語言」。

運用常識,談何容易。英國諾丁咸警方不久前因為罪案增加,在社交平台提醒女性避免夜間獨行。這立即招來許多女性批評警方「卸膊」,讓女性承擔安全問題。加拿大多倫多警方六月三十日發布啟事,追尋一名失踪的27歲女子,其特徵是「留著濃密的羊咩鬚(a full goatee)」。發布照片顯示的 ── 據常識── 分明是一名鬚眉大漢。

常識看來也得與時俱進,女性的定義已不一樣,複雜化了。早些年,英國有人鄭重地為常識先生(Mr Common Sense) 之死寫了悼文。放在今天,爭議點可能是: 為什麼是「常識先生」? 而不是「常識女士」?

中文至今基本上沒有文法性別,但不等於沒有「性煩惱」。譬如不久前有人說,「安」字反映出中國人對女性的歧視和奴役,它的甲骨文是由屋頂之下有一個跪着的女奴構成的。跪坐的女子就是女奴? 這太牽強了。古時,人都席地而坐,跪姿也是敬姿,跪坐至今在日本保存。 奇怪的是,這是一名中國人在日本求學研究出來的。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西方語言的「性煩惱」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與起「女性主義」浪潮,追求男女平等。這不但涉及政治、經濟,也及文化,以至語言。在英語方面,人們為保「政治正確」,不少帶「父權」色彩的字眼逐漸中性化。

如 chairman (主席)、spokesman(發言人)、fireman(消防員)等,後綴的 man 都以 person 取代了。可是仍有激進的平權者認為,person 中的 son 表示兒子,進一步,female, she, woman, human, mankind, history 等字的構成都有父權陰影。對之,不難望文生意,但可能似是而非。

英語的 man 是到十八世紀才開始專指男性的。古英語裏以 wermann 指男人,即 man-person;wīfmann 指女人,是 woman-person;mann 可指任何性別的人,但有時也專指男性。後來,wer 脫落了。至於 wifmann,在上千年的演變中脫落了 f 音,變為 wīmmann 、wumman, 最後是現代的 woman。脫落的 wif 則演變為 wife,專指男人的妻子。

Human 來自古法語 humain,根源則是拉丁語 hūmānus,即 homō ── 泛指兩性的「人」。 把 human 扯到男人亦想當然耳。

英語的 history 一字的形成有點曲折。字的最早源頭是古希臘語的 historía,拉丁語借用了,在古法語中演變為 istorie, estoire 與 historie。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十一世紀征服英國,盎格魯-諾曼語把這些字帶進中世紀英語,最後形成成 history 這字,意思也從廣泛的「故事」變為狹義的「歷史」。其中的 his 與男性毫無關係。

然而,man/men 已專指男人則是事實。美國《獨立宣言》有名言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起草《獨立宣言》的傑佛遜自己擁有數百名奴隸,他筆下的 all men 其實指男性,而且特指白人男性。當時(一七七六年),擁有財產的白人男性才有權投票,窮人、女性、北美原住民和黑奴都無權投票。女性要到一九二零年才得到投票權,男人更要待到一九六四年。

英語儘管沒有「文法性別」,卻有大量「陽性用語」,商場的君子協定為 gentleman's agreement,球場的人盯人防守為 man-on-man defence,翼鋒是 wingman,稻草人是 strawman,中間人是 middleman,得力助手是 right-hand man,等等。

很多字眼本身雖無性別標誌,但傳統上專屬男性,若有女性廁身其中,得特別加註。常用的如 hostess(女主人)、stewardess(空中小姐) 、 waitress(女待應)等。高級一點,作家只有男性,冒出個女的,要註明為 authoress;醫生亦一樣,女醫生是為 lady doctor;發明家俱樂部來了個女的,叫作 inventress。通奸是男人幹的「好事」,女的也幹,註明是 fornicatress;女復仇者也要特別叫做 revengeress。加上-ess 後綴以示女性的字逐漸被減少,反映女性地位逐漸提高。

語言都在變化,與時俱進。但語言又需要一定的穩定性,以保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順利進行。一些國家的國歌歌詞正引起爭議:祖國該叫 fatherland 還是叫 motherland? 語言中若有「文法性別」,如法德俄等語的字詞有陰陽之分,「性煩惱」可能越來越多。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環中穩坐見天青

亂流擾動宇難寧

又報颶風海外成

碧落從來無靜日

環中穩坐見天青

── 三號風球迎回歸廿五年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