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懷舊:從阿爾卑斯山說起

人只要有一定生活經歷,就會產生懷舊情緒。懷舊,有純粹個人的,有集體性的; 可以浪漫傾心,也可以有破壞性。

先說一段音樂故事。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Rossini)寫過39部歌劇,其中的封筆之作《威廉.退爾》(William Tell) 很受歡迎。這歌劇又以序曲最討好,它分四部分,最後部分《瑞士士兵進行曲》(March of the Swiss Soldiers)經常被改編為各種形式獨立演奏,大家一定都聽過,名字常常性「以偏蓋全」,就叫《威廉.退爾序曲》。

序曲的第三部分不那麼出名,但那悠揚的抒情旋律,相信大家亦會有印象。歌劇說的是瑞士獨立英雄威廉·退爾的故事,第三部分的旋律會讓人不期然想起瑞士阿爾卑斯山坡上牛群閑臥的景色。的確,它改編自瑞士牧民用巨管木管長號 Alphorn 呼喚乳牛的音調。音調叫  Kuhreihen,或 Ranz des vaches,意思是 Call to the Cows (向牛群呼喚)。這音調很簡單,可是曾經是禁曲。

瑞士一八一五年獨立之前,有過很長時間的僱傭兵制,瑞士僱傭兵曾經是歐洲軍事市場上的搶手貨。瑞士僱傭兵紀律嚴明,但也有士氣不振的時候,一旦懷鄉情緒出現,甚至會出現逃兵。長官發現,只要「向牛群呼喚」的音調一響起,僱傭兵便會情緒消沉,鄉思泛濫,無心戀戰。於是,軍中嚴禁這音調。

一六八八年,還是醫學生的瑞士醫生Johannes Hofer給瑞士僱傭兵這種由鄉愁誘發的情緒病起了個專名,以古希臘文的nóstos(回家)與álgos(痛苦)結合,稱為 nostalgia。今天英文的懷舊、思鄉,就是這個字:nostalgia。

這種愁緒當然並非瑞士僱傭兵專有,中國古代文人就留下了無數感懷故舊人事、景物的詩文詞句。人有記憶,能對比今昔的物是人非,由之而產生特定的思緒、情懷、心理,很正常。特殊的記憶可能源自個人昔日的時、地、人、情,限於私人經歷,也可能是公眾的共同印記,或者兩者交織共融。記憶可能深刻而裸露,也可能深埋而不見,但都會因為某個觸媒、暗示而被翻騰起來,就像本來以為澄明的湖水,在沉渣泛起下一片渾沌。

適當的懷舊,很正常,也必要,常有積極作用。現在世界各地的老人院都愛以各種能調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手法,努力刺激老人大腦逐步衰退的記憶。一個簡單的旋律、一陣迷香似的氣味......會有喚醒大腦某處神經元的神奇功效,比什麼靈丹妙藥都靈驗。

懷舊卻也可以是消極,以致病態的。舊時情事惹起的愁緒,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把人弄得終日懨懨,無法面對現實 ,如何了得? 

過度懷舊之所以消極、病態,與人的記憶不可靠有關。對於舊時情事的記憶,人往往會不知不覺地加以剪輯,悄悄地放大、加固祈願是真的;悄悄地淡化,以致delete 希望沒有存在過的。人常有今不如昔的慨嘆,而政客最懂得利用這種情緒,例如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政客渲染的昔日輝煌,可能根本是虛假的鏡花水月,譬如殖民地時代的「黃金歲月」。

商人又比政客更懂得利用懷舊。 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衣食住行都如昔日 ── 只是手機不可臾如或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