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維園中秋夜的燭光

維園獨點蠟光的婆婆
維園的中秋夜依然熱鬧,只是 日的熱鬧在悄悄變化。

維園一向是香港最有中秋節日氣氛的地方,這主要指夜晚。四面八方的遊人都提着燈籠到來,很多到大草地一帶佔上一角,用燈籠、蠟蠋裝點自己的小地盤,大人小孩都興致勃勃,年輕情侶則別有情懷,總之是各出巧思。大家都一定帶來飲食,但吃喝顯然次要,享受月光下朦朧光影裡的氣氛、情調才最重要,連小孩子也直覺地曉得而在幽暗中興奮莫名,似乎火光燃起了人的原始衝動。

早些年,每近中秋,當局便以各種方式勸籲市民不可「煲蠟」,以防灼傷、招火,也防公共地方受到蠟跡污染。如今,好像聽不到這規勸了,各種科技發光產品普遍取代了原始的蠟燭。

在維園所見,大人小孩手提的燈籠都是電子的,燈籠與時俱進,傳統的楊桃燈之類,一個不見。在從前水洩不通的大草地,人少得多了。草地中以膠帶劃分出寬闊的通道來,遊人只可在劃定的方塊內席地賞月。用來營造氣氛的光源,多數是電光或螢光。有些燈籠昏明搖曳,以為是燭光,走近了才知道是仿燭光的電光。

維園二零一三年用水瓶砌成的巨型花燈
掛起風琴式紙燈籠的不多,用月餅盒點蠟燭的亦少,更不見有小孩玩這玩意,大概家長都認為這危險。倒是見到一位婆婆這樣做,在大草地一個四周較空曠的地方,默默地燃點起一枝又一枝小蠟燭;燭光被風吹滅了,又再燃點,約十來枝。她看來是獨個兒到來的,燭光四周看不到有任何有其他人圍坐的跡象。

在大家都慶祝人月團圓的中秋夜裡,這位獨自點燃和守護着燭光的婆婆很特別,但沒有引起注意,只有我在十餘尺外用照相機注視着。她背後該有什麼故事?

我想起一首老歌,《燭光裡的媽媽》(李春莉詞,谷建芬曲):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黑髮泛起了霜花,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臉頰印着許多牽掛。
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

變化總是不可抗拒,就如歌詞接着說的:「媽媽呀,女兒已長大,不願牽著您的衣襟走過春秋冬夏。」燕離巢,誰能阻?

維園中秋夜的人潮相信沒有減少,只是都被吸引到球場那邊的花燈會去,都是只作旁觀者看熱鬧去的。那熱鬧也與幾年前不同。一二、一三年,當局曾與一些建築師合作,在球場築起富有創意的巨型「花燈」,讓人耳目一新。這安排不知怎麼無以為繼,近年都只見大型紥作公仔,不好說粗製濫造,新意則實在看不到了。
**
《燭光裡的媽媽》(毛阿敏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98qkmBOY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