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麥當勞與「全球本土化」

中國的「麥當勞」改名為「金拱門」(Golden Arches),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熱議。改名其實只涉及管理公司,遍布中國各地的「麥當勞」還是擁躉們要光顧的「麥記」,但嬉笑怒罵的調侃文字還是在網上層出不窮,可見舉動影響「深遠」。

世界所有大品牌一旦打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都要面對要不要改名、如何改名的問題。「可口可樂」中文名字原來就有,譯名既是英文名字的音譯,又在中文音義俱佳,公認上乘。可是在港台叫「平治」的德國名牌車,在內地市場就要另費思量了,因為名字太平庸,不響亮,欠大氣,若跟香港口語叫「Ben士」更差 ── 「笨死」。兼顧音義而叫「奔馳」就不一樣了,即使在視覺上也予人風馳電掣的感覺。

也有一些自視為高檔的奢侈品品牌就是行不姓坐不改名,刻意涯岸自高。這屬另類,故意只取悅小眾有錢人。

問題首先是由中國文字造成的,在拼音文字的國度,沒有這煩惱。其次是文化原因,中國幾千年文化與西方文化有巨大差異,一個音一個字可能引起的歧義,不要說外國人難以理解,在中國不同地域、方言裡,常常也存在,得小心看待。字義詞義又會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化,本來明確而很好的名字,到了另一個地方或另一年代,意思就變了,有時甚至難於啟齒。例如「同志」兩字變味了;「隋長富」這名字在北方多吉利,在廣東真讓人噴飯。

這不僅是「文化」問題,而且是「文明」問題。中華文明是如今世上唯一持續了數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文明,它幾千年來波瀾起伏,歷刦維艱,特別是晚清以來西方列強兵臨城下、槍炮相逼,連中國的精英分子都不相信自己的傳統值得繼承、可以繼承了。可是經過近兩個世紀浴火後,鳳凰竟然涅槃重生了,中華文明之堅韌頑強讓人驚歎。所以有「中國是佯作國家之文明」之說,它既是一個國家,更是一個文明。

相對於文明,國家是短暫的存在,這在歐洲的歷史上表現得最明顯。歐洲的歷史,尤其是中世紀以來,是厮殺不斷的歷史,不同的王國、帝國、民族國家如走馬燈的又生又滅,至今這樣演變着,一方面聯合,一方面不斷分裂。但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文明,超然存在。

文明對於外來文化,都有較強大的吸納和消化能力,並在這過程中不斷壯大成長。中華文明的發展史是中原漢文化不斷與外來文化融合的成果,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融合中不斷變化,語言、文字、服式、娛樂、工藝、飲食、文學都在變,連哲學思想也變。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本土化了,大有別於印度幾乎消失了的佛教,而中國的儒家道家,不同程度地被佛家思想影響而有所發展。

本土化是一切事物的演變規律,適者生存,不適者要麼消亡,要麼退出。因為水土不服,無法或不甘於在中國本土化而退出這個大市場的國際品牌並不少。麥當勞當年也堅持只供應它「國際化」的食品,如今已不一樣。肯德基比它更早走向「粥粉飯麵」。

麥當勞開到全球都是,被視為全球化的象徵,但也要看到另一面,就是它的本土化,兩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此之謂「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

由此可見「西方民主普世說」之荒謬。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稻黃竹翠野花香

台山鄉下的村前,稻穀已轉黃,據說再待廿天左右就可收割。以前一畝地有五六百斤收成算不錯,現在可收八百斤。時間不湊巧,不然可以帶點新米回港享用。村後是另一翻景象,小河邊滿目蒼翠。不見花團錦簇,只是留神道旁水邊,不論城裡鄉下,到處閑花綻放。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高鐵進台山,廣東在西進

古老的台城在等待起飛
到台山匆匆走了一回,驀然發覺,高鐵快開通到這個相對地落後的僑鄉了。據報道,深 (圳) 茂 (名) 線江門到茂名段二零一八年六月就可通車,途中經台山站。進一步了解又發現,廣湛高鐵上月開始招標,這都意味着廣東在奮力向粵西開發。

這有幾點意義。一是,珠三角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高鐵交通,除了向東往廈門、福州、寧波方向伸展,向北往長沙、武漢方向伸展,向西北往桂林、貴陽方向伸展,往西向南寧方向伸展,還將往西南再伸展出兩臂,經江門南下沿海濱伸展向湛江,另外向西經肇慶推向湛江。

二是,東南沿海高鐵線將貫通,可以自寧波經浙江、福建、廣東沿海通往茂名、湛江。

粵西的湛江、茂名過去是廣東的重要工業區,只是由於交通阻隔,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一直落後。深茂線不久貫通,以及廣湛線興建,將徹底改變這困局。

河對岸,在建公園的背後,是一個新城。
不過兩條西進高鐵線規格不同,快將通車的深茂線的設計運行時速為 200-250 公里,從廣州去茂名的時間可從現在的五小時縮短至 2.5 小時,去湛江則由六小時縮短至三小時。廣湛高鐵,運行時速可達 350 公里,是真正意義的高鐵,屆時從廣州到湛江進一步縮減到兩小時。記得七十年代曾坐長途汽車從廣州赴湛江,從清晨搖晃到天黑才到。

較少人知道的是,高鐵洛 (陽) 湛 (江) 線二零一一年就通車了,這是中國高鐵「八縱八橫」布局中的重要南北幹線。湛江再向東接上沿海高鐵,是一縱一橫的接合,意義重大。

珠三角正在向「大灣區」規劃發展。在這個大灣區中,珠江口西南,即四邑 (新會、開平、恩平、台山) 一帶的發展相對較落後,這與地緣位置、交通等因素有關。更遠的粵西更是一直望東興嘆。這格局在迅速改變。加上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把珠江口東西兩岸連接起來,將形成一個新的戰略性布局。這是大灣區規劃的重要物質基礎。

在台城 (台山市),已隱隱感覺到醞釀着變化。那天去市北水步鎮一家以「台山黃鱔飯第一家」自名的食肆吃晚飯,途中經過一段六線行車的新開道路,沿路燈光堂皇,建築新穎。駛到市郊後,在周圍黑暗中有高橋架橋懸空橫過,原來是供高鐵行駛的,周圍感覺到很多工程在進行。

到親戚在河邊一個小區的家裡作客,對岸是小山,正闢作公園,一些亭台樓閣在興建。山頭葱蘢樹木那邊的遠處,一些樓房高高冒起,幾座起重機冒得更高。那邊原來是城市的新區。台城舊城區有很多糅合了中西風格的樓房,都是以前華僑回來興建的。歲月磨掉了建築物不中不西的兀突崚角,如今在滄桑中別具特色。在廣州、中山等地,這些騎式建築早已整片發展成步行街。台山有更多這樣的樓房,設計也更獨特。在很少受到「現代化污染」的上澤墟,墟場周圍有多座民國時期的樓房,可以一下子把人拉回到大半個世紀之前去。那天走進其中仍保留着「貞棧」招牌的房子,才知道多部電影電視劇曾到此拍攝。已用作麻牌館的鋪面,掛着不少甄子丹、呂良偉等影星的劇照。

高鐵開通到台山,其實還有第三個意義。中國曾在這裡興辦過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新寧鐵路」,這是廣東新寧縣(今台山)旅美華僑陳宜禧向美國華僑集資,在清光緒年間開始主持建造的,一九零九年通車。日本入侵廣東時,鐵路由國民政府一九三九年下令拆毀了。這曾傷透海內外多少華人的心。

據悉,台山高鐵站的外觀參考了當年新寧鐵路火車站的設計,具有濃郁的僑鄉特色。這意念很好。下回回鄉,可能就見這到這座向前賢致意的新建築。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都要補這一課:學習思辨虛假消息

英國脫歐公投中,脫歐派這輛「戰車」戰績彪炳,車身標語謊說英國
每星期交給歐盟三億五千萬英鎊,脫歐則可用之來改善英國醫療,
很多人信以為真者,支持了脫歐。
英國《衛報》對讀者的三個關於「虛假消息」的調查,昨天截止了,調查結果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知道。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越來越多人警覺到「虛假消息」之危害。調查分別以教師、小學生和中學生為對象,目的是要了解各種虛假消息在校園中傳播的情況,和應當怎樣應對這個網絡時代的禍害。

虛假消息、虛假新聞對社會穩定的禍害超越了人們的想象,英國去年的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把問題之嚴重與廣泛,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當前,虛假消息已經像細菌、病毒一樣無處不在,每時每刻都會從電腦、手機等渠道入侵,小者涉及藝人隱私、美容保健,大者關乎市場投資、經濟政治,男女老少都不能倖免,政府施政也受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 (BBC) 年初在 Future Now (未來在當下) 節日中向一組專家發問:廿一世紀的最大威脅是什麼?很多人的回答是: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崩潰。美國著名民調機構 Pew (皮優)二零一六年年底的調查則發現,64%美國成年人認為,虛假新聞把時局的基本事實弄得渾沌不清了。這已成為「發達」地區的普遍事實。

美英一些專家學者對此更憂心。西方民主的一個基本信念,是把事實公開擺明,讓人們投票作出選擇。如果事實混沌不明,所謂「民主」就不可靠,「民主」的根基就會動搖。

虛假消息往往是「有心人」受政治、商業等不同動機驅動而蓄意炮製的,不易辨別。網上社交網絡大大擴大了朋輩影響效應,助長了人們在自己小圈子裡的盲從,使虛假消息如虎添翼。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研究院最近對 12 個州的大中學生進行調查, 以了解他們對消息來源的評估能力,7 800 個回應對真偽的辨別能力之低下且一致,令調查人員「震驚」;即使區分廣告與非廣告的基本能力,也同樣低下和一致。

英國的調查則發現,約兩成 8 歲至 12 歲學童以為網上的資訊都是真的;35% 老師說,有學生在作業上採用網上的虛假資訊。

英國議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成立了「虛假新聞與教導思辨閱讀技巧委員會」以謀對策。最關心的對學生思辨閱讀技巧 (critical literacy skills) 的培養。

這不僅是學生的問題,所有成年人都應補補這一課。我經常收到完全虛構、半真半假的資訊,都是成年朋友發來的。我一次指出消息不確後,卻得到振振有詞的回應:不要太荷求,否則就沒有人願意分享資訊了。

日前又讀到這樣的「分享」:中國人每天使用的筷子會孳生致癌的黃麴徽素,最多使用三個月就要扔掉。我大吃一驚,卻不忘稍作調查。這訊息原來在網上瘋傳多年了,網上亦有不少闢謠的評論,連新華網也登載了。黃麴黴是一種黴菌,但不等於黃麴黴素,要形成黴素需要一定的條件,要有豐富的營養,如花生等,筷子何來這麼豐富的營養?

網上資訊沙泥俱下,良莠並存,會傳來虛假消息,卻也提供正確訊息,關鍵是能善加利用,勤加利用。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貴州山色嵐煙裡

貴州「天無三日晴」,巴士在雨中停靠高速公路服務區,路旁嵐煙縹緲,如靈動的水墨畫。

貴州山水多野趣

貴州多野趣,放逸心情,涉足山水,游目道旁,常有可觀。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貴州瀑布數不勝

貴州山水之幽奇峻逸,相信難有人可以盡覽,因為山壑之多之深,拒人千里,自得其秘。黃果樹瀑布等少數美景蜚聲天下,又把人們的眼球吸引過去,其餘的瀑布就鮮有人知了。即以黃果樹瀑布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分布很廣的瀑布群,周圍的大小瀑布難以勝數。在山佔八分的貴州,雨量充沛,有山必有水,而所有河流溪澗都自山間沖擦而下,有水必有瀑。有的以雄偉壯麗取勝,有的以纖秀輕巧誘人。
黃果樹瀑布群中的陡坡塘瀑布
天星橋景區
黃果樹瀑布下游
馬嶺河峽谷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中國兩手兼施下的確定性

荊州的關羽銅像
長駐北京的英國經濟學者 John Ross (羅思義) 對時局的分析重於數據。他最近一篇文章列出了以下數字:

  • 一九七八年至二零零七年間,中國年均經濟增長9.9%;相比之下,西方經濟體為2.6%;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一六年間,中國經濟增長106%;相比之下,美國增長9%,歐盟6%,日本3%;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一六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總體貢獻率為 44%。

二零零八年,華爾街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難免受到一些波及,但相對而言可以「獨善其身」,而且為世界經濟的恢復作了獨有的貢獻。以上數字以華爾街金融海嘯作為分水嶺,但細心一看會知道,榮衰之對比此前即存在,只是「於今為烈」而已。

羅思義的文章題為〈西方深陷「新平庸」,中國持續「大發展」〉。之所以有這樣的重大區別,他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能夠雙手用力 ── 「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並用,而西方只靠「看不見的手」,即只靠市場以贏利為目的的私營經濟。中國「看得見的手」不但強大,而且不受追求利潤的私心左右,使有長遠和大局需要的地方得到投資和發展。

逐利的資本主義推動了西方文明的大發展,利字當頭的弊端亦催生了對立的共產主義,中國就曾經「一大二公」地追求民族復興。今天,兩種主義經歷了考驗之後,都在試圖走出困境。中國在這摸索中找到了出路,並形成體制上的優勢。

基辛格說中國有思維上善於戰略規劃的優勢,這其實不夠,因為想得出,只是紙上談兵,還要有實際攻堅克銳的本領才行,即要做得到。這不能靠一人之力,要靠十三四億人的集體行動,沒有一個如機體運行的有效體制,絕對辦不到。

《紐約時報》作家專欄作家 Thomas Friedman 多年前論及美國環保工作之難推行,曾經對中國落實政策之效率高超表示欽羡,說美國能借用這體制那怕一天就好了。這當然不行,在西方眼中,特別是傳媒眼中,中國行的是所謂 authoritarianism 或 totalitarianism,說得好聽點是威權主義,難聽點是極權主義,絕對不是好東西,不管取得多大成就,不管在國內得到多大支持。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上星期以習近平作封面故事,是這種態度的典型。文章同意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在一系列外訪中都以和平與友誼信徒的姿態出現,可是它是世界最大威權國家的主席,掌握誰也不該擁有的巨大權力,這樣的中國新常態不正常,而且危險。美國走向孤立是不幸,中國高度獨裁是不幸,如今兩個不幸同時發生了,這家雜誌發出哀嘆,呼籲世人警惕。

一葉可以障目,但不可以蔽日。陽光下的事實,總得面對,西方傳媒有的也在變。《財富》雜誌說,如果你想一個星期就了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那一定要關注這個星期中國正在發生的大事。這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保守的《華爾街日報》在數字面前承認,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過去五年全球 GDP 會減少三分之一的增量。

特朗普主政的美國,走向難明;英國脫歐後和受難民問題困擾的歐洲,前路亦不明朗。唯獨中國的發展,如薩爾科齊說,給世界提供了難得的確定性。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願景所耀,民心所向

與中國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指出:「中國式的思維非常善於戰略規劃。」這是指長遠、宏觀的部署,有別於微觀、短視、具體的計劃。他後來又說,如果有人在他七十年代初訪華時拿出今日中國面貌的照片來,說中國幾十年後會是這個樣子,他一定不會相信。

這其實說明了兩個問題,即中國領導人既說得出,又做得到。

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的執政不怎麼樣,下台後今年曾再出馬競選,結果法國人選出了看來更有朝氣的馬克隆。不過對於中國,他有一點說得很到位。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說,不久前與薩爾科齊交談,對方觀察到,中國每隔一段時間會給人民提出一個遠景,而且總是能夠把遠景實現;並說在整個世界充滿不確定的時候,中國給世界提供了難得的確定性。

「遠景」或稱「願景」能鼓舞民心,利於團結奮進,但若虛渺如天堂,不能一步一步地取得實證的成果,會如海市蜃樓般逐漸消散,民心會隨而逐步渙散。

中國政府一九四九年成立後,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九五四年的全國人大明確提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即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和國防的現代化。這是初國之初的最大願景。

一九六四年,周恩來在全國人大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基本完成,進一步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四個現代化」有了新的內容。

一九七五年,周恩來又在第三屆全國人大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第一步,從一九六四年第三屆人大算起,用十五年時間,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到八十年代,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構思:第一步,在八十年代把經濟翻一番,以一九八零年為基數,達到人均五百美元,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二十世紀末再翻一番,人均達到一千美元,進入小康社會;第三步,在下世紀用 30 到 50 年再翻兩番,達到人均四千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據世界銀行二零一五年的數字,中國的人均收入已達七千九百美元,差不多比鄧小平的構想高一倍了。「三步走」已提前實現。

中國的「願景」不斷與時俱進。五年前,中國提出要在二零四九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昨天的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建成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加上一個「強」字;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外,又增加了「美麗」,形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布局。

這將分兩步實現:從二零二零年到二零三五,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零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建國初期的「四個現代化」,到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的戰略發展部署脈絡分明,儘管其間發生過不少折騰,而總能在風雨過後,重新上路,精神更抖摟。

總的目標,是一個新提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國歷來有「民心」之說,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不同於民意、民主,而內涵更深沉、厚重。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實實在在的民心,誰曰不然?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仿如隔世」之貴州行

貴州興義的萬峰林
這裡的「貴州行」文章得到本港作家李若梅垂注,寄來她一九九六年訪黔後在報章發表的系列文章。用她的話說,那是「九死一生」的痛苦經歷,途中要「強闖塌方區」,「征服泥濘地」,用了一整天從黔北的遵義回到貴陽,「仿如隔世」。

她應當年底或明年重走這段路,到時可以坐高鐵,不用一小時就能完成貴州與遵義之間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旅程,可能再有「仿如隔世」的感慨。

二零一三年動工的高鐵渝 (重慶) 貴 (貴陽) 鐵路已完成,全長約 340 公里,一個星期前剛開始了調試運行,可望年底正式通車。遵義位於重慶與貴陽中間,北上重慶,南下貴陽,都只要一小時左右;去成都,三個多小時就可以。

雲貴川地區素稱崎嶇,李白千年前之「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詩句,是這個地區的普遍寫照。早在一九六五年,工程艱巨的川黔鐵路就啟用了。李若梅參與的香港作家代表團受邀訪黔,完成遵義行程後,就是經這條鐵路返回貴陽的。可是遇上百年一遇的連天暴雨,川黔公路、川黔鐵路到處塌方,到處都在搶修。火車早上八時開出,小心前行,到十一時才開到距離貴陽六十公里的息烽(國民黨時期著名的息烽集中營所在地),接着就無法前進。

在雨勢持續之下,是進?是退?是留?這讓接待這批尊貴客人的貴州僑辦人員煞費思量,最後在各方協調下,從抗洪前線調來吉普車,艱難地越過積水和泥石遍布的塌方區,又在民工扛挑行李下從水淹的田疇走過,再坐上接應的車輛。汽車雖有警車開路,仍然蝸步而行。結果,花了十幾小時才回到貴陽。

在這一路中建成的高鐵線,工程之不易可想而知。貴廣線的橋隧比達 53.2% 已讓我吃驚,即橋梁和隧道佔一半以上;渝貴線的橋隧比更驚人,竟達 75.38%!即列車沿線四分之三路程走在橋梁上或隧道裡。

我自己重遊貴州,也有「仿如隔世」之感。算來,以前曾三次到過貴州,一次到雲南那邊的羅平,坐着簡陋的小面包車爬山,據司機說,其中一段路已拐進了貴州;第二次是遊罷鳳凰古城後,從湖南那邊進去,經銅仁登上梵靜山,再回到湖南去。再一次是在約十年前的一個春節,經貴陽到黔東遊覽鎮遠古鎮,訪高山苗寨。當時是數九寒冬,陰冷刺骨,山上到處有冰掛。最難忘的是從鎮遠返貴陽時買不到火車票,被逼坐上午夜開出的臥鋪長途公共汽車。汽車破舊,乘客抽煙不斷,床鋪不潔,而且司機在承包制度下專抄小路,以減省路費,一夜都在顛簸中度過。我一路冒寒開着車窗,一夜不敢闔眼,只見對頭汽車的射燈不斷劃破黑暗,翌晨到了貴陽才到酒店休息。

貴州的發展是中國近年高速發展的縮影,由於起點較低,變化更大,而同時保持着不少原生態的自然東西。貴州距香港約一千公里,最適合坐高鐵前往,會不會「仿如隔世」,都值得一遊。

(貴州行之五,完)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六盤水市憶舊,三線食堂火紅

三線大食堂裡的火紅
坐車從貴州西陲高山上的烏蒙草原下來,到水城一個「大食堂」吃晚飯,這地方名為「食堂」,有點出格,「食堂」之前還冠以「三線」,就顯得更不尋常。

走進這個貴州山區裡的「三線大食堂」,一下子讓人以為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中國「備戰備荒為人民」那艱難而火紅的歲月。甫一進門便覺一片火紅,迎面是紅太陽的領袖像,柱上是「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標語,牆上有文革畫風的木刻巨畫,大堂擺放着簡樸的杉木方桌和條凳,桌上的有耳搪瓷茶盅,印着萬芒萬丈木刻領袖像,還有「向雷鋒同志學習」圖案和標語。

這是紅彤彤懷舊風的食肆,早些年中國各地曾刮起過一陣這樣的風潮,引來各大城市當年曾經滄海的一輩緬懷唏噓一番,在兩鬢霜染之年紛紛約伴光顧。

水城街頭
在水城,「三線」卻不僅是遙遠的緬懷,而是實際的存在。

我們是從興義坐車北上,爬到二千五百米高的烏蒙大草原觀光之後,再回落到水城去的。水城,是六盤水市一個縣級市。六盤水長年氣候清涼,有「中國涼都」的美譽。市下面的水城縣,縣城簡稱為水城。城以「水」為名,但真正著名的是它的優質煤炭,不但品種齊全,而且易於開採,是中國重點產煤縣之一。它和六盤水都因為礦產資源豐富,而在三線大建設的年代火紅一時。

三線建設是中國一九六四年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當時在蘇美夾擊的國際緊張局勢下,為加強戰備,將生產力布局由東向西轉移,建設重點放在西南、西北,當地的基建投資佔全國四成多,四百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民工跋山涉水,到深山峽谷、大漠荒野建起了一千一百多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很多成為後來「改革開放」大發展的基本力量。

烏蒙大草原上,彩色的是集裝箱酒店。
六盤水市就是這時建起來的,六枝、盤縣、水城三縣合建為煤炭基地,合稱「六盤水」。當地所屬的烏蒙山區處於滇、黔兩省結合部,古名牂牁,春秋時期為牂牁國屬地,戰國時期為夜郎國屬地,是長江、珠江上游的分水嶺。紅軍長征曾轉戰烏蒙,毛澤東因之有「烏蒙磅礡走泥丸」之名句。可是他的「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山風」中的六盤山卻在西北,與平地生成的六盤水無關。

高原之上的烏蒙大草原已成為旅遊景點,可是此草原不同於廣袤無邊的內蒙草原,只是高原山顛平緩山坡上的連片草坡。一路走去,隨着海拔越來越高,樹越來越少,到了二千多米以上,基本上就只見荒草連天了,其中有團團灌木,那是野杜鵑,春天會開得漫山遍野。那天陰雨連綿,雲霧越山而來,茫茫一片。這裡據說是全國幾個可見佛光的地點之一,可是陽光都沒有一線,佛光更不必強求了。山頂上的風力發電機在雲霧中旋動着,似有看不見的巨手雲端發功。

車上寫下七律一首以紀行:
騰雲高路六盤水
嶺上草原屋幾間
霧雨天池仙液滿
牛羊綠坡碧草閑
夜郎故國思兵禍
三線食堂憶舊餐
縹緲佛光難拜見
旋空仙氣滿襟還

(貴州行之四)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馬嶺河峽谷

馬嶺河峽谷,用華為手機拍攝。

上攀峰林,下臨深淵

馬嶺河峽谷
貴州山多水奇,可遊的地方極多,只是一向地偏路險而躲在深山人不知。全省最有名的是黃果樹瀑布,是明末徐霞客「發現」和紹介才為世人知道的。這至今是貴州的「名片」,是到貴州必遊的景點。近年名聲大噪的另一景名,是馬嶺河峽谷,有「地球上最美麗的疤痕」之稱。

這名稱自然過甚其辭,但其中風光的清奇險峻,的確讓人稱美,難怪去貴州的旅行團,幾乎都把它與黃果樹瀑列入行程。

黃果樹瀑布在安順市,在貴陽西南約一百公里,再過二百餘公里到興義市,是馬嶺河峽谷所在地,在貴州最南部,靠近廣西和雲南。這裡由石灰岩構成的山都不太高,但座座壁立,如林密布。山峰之間谷幽樹茂,偶爾有開闊曠地,可能是地陷而成,都被精心耕墾,是為「八山一水一分田」裡的田。最近名噪世界的五百米直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就是在這樣由山巒環繞的「天坑」中建造的,位於與興義市毗鄰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縣。

徐霞客到了這裡,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的詩句。如今,「峰林」是個地理名稱,興義把自己的峰林設為「萬峰林景區」。這地貌其實在黔、滇、桂三省之間連綿廣闊,多年前到雲南的羅平觀賞油菜花,那裡與興義相接,油菜花就長在峰林之間的田野上,蔚為壯觀。那次只能遙望林立的山峰,這回走進峰林中去了。

我們到了一個叫「洋坪天坑」的景點。大巴小心奕奕地拐彎抺角,爬一座山峰,我們再步上觀景台,腳下是深深的盤地。「天眼」為什麼不選在這裡興建?原因很簡單,太靠近人煙了,電磁干擾太多。聽說,參觀電眼有個守則,就是不得攜帶一切電子器材。

粵人怪聯高手何淡如有個著名的對聯:
珠海船如梭,橫織波中錦繡;
萬峰林洋坪天坑
羊城塔似筆,倒寫天上文章。

在萬峰林,滿目峰與樹皆成林,真似萬筆朝天,要在藍天倒寫的文章,氣魄更大,正是:
萬峰木秀萬峰林
萬筆朝天盡漓淋
蘸墨天坑情緃逸
藍天揮灑饗知音
── 七絕,萬峰林洋坪天坑

上攀峰林之後,到了馬嶺河,則要下臨深淵 ── 以升降機代步。馬嶺河峽谷是造山運動中在大地上削出的地縫,最深處近三百米,寬僅數十至百餘米。谷底的馬嶺河水湍流急,白沫飛濺,兩岸則崖壑壁立,犬牙交錯。流進馬嶺河的大水支流,皆傾注而下,在岩壁上大筆大筆地揮擦,飛白連綿。沿着峽谷崖壁上的棧道忽高忽低地遊走,景色隨步變換,向任何角度望去,都可惹來驚歎,甚至倒吸一口涼氣 ── 涼氣中帶着深谷的水沫。

可堪一記:
劍揮黔南地裂崩
水奔馬嶺氣欲吞
傷痕峽谷稱美麗
長記神州地勢坤
── 七絕,遊馬嶺河峽谷

(貴州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