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IT 在催生新語言

世界現存的數千種語言中,不斷有較少人說的弱勢語言在消亡,而強勢語言的地盤不斷擴大,英語儼然成為世界語了。這時候,竟然有新語言出現不是很奇怪麼?據 BBC 的報道,的確出現了這樣一種語言 ── 加州硅谷充斥着 IT 科技語彙的語言。其實我們都接觸到這種新語言,而且如報道所說的,會採用它的用語而不自知。

BBC 的報道由英國 33 歲的資金募集人 Brynne Kennedy 的經歷說起,她為英國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尋找風險投資基金,闖到風險投者麕集的硅谷,卻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語言不通。

她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倫敦商學院,當然精通英語,還懂漢語、法語、葡語,可就是發覺在硅谷難與當地的技術精英和獵取機會的投資者溝通。他們之間說的是英語,可是言詞間充斥着他們之間才懂的語彙,外面人對之會茫然不知所云。

這一點不難理解,社會中各個行業、階層或多或少會有只有自己成員才明白的用語,假若有意自我封閉、拒絕外人介入,甚至會故意把語言「加密」,黑社會就這樣做,有黑社會分子才明白的大量背語。如今,IT 科技以令人目眩的速度發展,催生了數不清的新語詞,有純粹技術上的,有 IT 與其他領域跨界融合形成的,有在沉迷虛擬世界交往的人群中生成的。新語言因而形成了,並因而催生了嶄新的語言學科 ── 網絡語言學(Weblinguistics 或 Netlinguistics)。

BBC 所報道的新語言則存在於硅谷的實際生活中。Brynne Kennedy 到了硅谷才發覺:「你玩那遊戲,得說他們的語言。」她立即展開學習,得到的回報是三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

語言是個生命體,要不斷注入增加活力的新元素,所謂活力就是適應生活發展的新的表述能力,增加新字新詞、新的表述方式。這會隨着社會的發展速度而變化。新詞往往先在某個社會範疇先產生,然後進入主流社會,為公眾接受,這可能要經歷數十年。例如英語 television (電視) 一九零六年就被字典編輯記錄下來了,但要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才獲編進字典,獲得公認。

如今,大量隨着資訊科技普及而產生的新字,不幾年就堂而皇之地躋身權威字典上。這篇文章的地盤稱為 blog (網誌、博客、部落格),這個一九九九年才由 weblog 縮寫而成的新字,二零零四年就收進了字典。

飛快發展的網上世界已成為最大的新詞繁殖場,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上網人口和智能手機文本通訊人口,其中催生的新詞之多可以想見。由此溢出至主流媒體的新詞潮語,越來越多。你即使不熱衷於潮語,潮語自會向你湧來。你可以不隨波逐流,但不可以不明所以,不能讓人TMD (他媽的) 也茫然接不上話。

潮語都要經受大浪淘沙的考驗。它們是不是能夠「淘盡黃沙始到金」而豐富了語言、成為文化的一分子,要看自然淘汰。手機剛面世時稱為「大哥大」,如今誰還會以「大哥大」自我矜貴? 我相信,絕大部分由網民創作的新語新詞,都不過蕓花一現,很快就會變得老土,被人厭棄。用語貪新忘舊,是網上常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