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見到、聽到一個粵字粵音:hea。在粵語地區,誰都知道 hea 的意思,可是寫不出來,於是只好用拼音,而不同地方對 hea 的理解有出入,有的偏古,有的偏今。香港是 hea 最流行的地方,特首選戰中就不斷出現 hea;選舉昨天一有結果,手機就接連傳來「一年 hea 足 365 日」的調侃語。
一搜尋,原來「百度」、「維基」等都有 hea 的詞條,對 hea 的理解大體差不多,但也有異。據一說,hea 流行源起於香港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流行,又說 hea 源自英語的 hang around,「意指『遊蕩』,也就是『漫無目的地消耗時間』,『懶散』,『無所事事』的意思」(百度)。另有說 hea 是香港流行用語,使用者多為青少年 (維基)。還有說 hea 可能源於客家或潮州音 (維基)。
這些解釋大抵都是因為 hea 近年在香港流行並衍生新義之下的產物。如今在香港,hea 用得很廣泛,主要是指無所事事地打發時間,例如說「去邊度 hea?」;也指做事敷衍了事,例如說「hea 做」。這都已成為香港流行語,最初流行於青少年,到近年已泛用於社會。
Hea 其實是粵語的古語,至於是源自中原還是百越就難以稽考了,原來的意思是「翻開找尋」,用手或用工具如筷子去翻尋都叫 hea。以前在飯桌上,長輩常叫子弟「唔准 hea 餸」,即要有 table manner (飯桌禮儀),不可用筷子翻開餸菜翻尋自己愛吃的。但由此而說 hea 接近「探索」、「發現」之義而演變出新語境,就想當然了,「出街 hea 下」不見得那麼積極。在職場、工作上 hea 更無積極可言。一個新變化是,hea 從動詞擴大到形容詞,如說「你個人好 hea」(你做事/做人太懶散、不認真)。
我也聽過有人這樣去形容某人。日前見到一位曾為這位先生做「槍手」的朋友,從他口中得來的印象,是這位先生有點 hea。朋友給他當「槍手」多年而素未謀面,每次收到「柯打」就揮筆,常寫演講詞。他奇怪的是,都不會得到什麼內容上的指示,即使是什麼經濟高峰會上的主旨演講也一樣。更奇怪的是,這位先生結果都會照本宣讀,不作任何增補。對「槍手」而言,這或許有滿足感吧? 我這位朋友做事並不 hea,寫的東西都經過仔細研究,寫出來的東西被照單全收反而覺得那位先生太缺乏主見了,他位居高層,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視角,該有所增補才對。對於這位先生好 hea 的評語,朋友大有同感。
行政管理上有個著名的「彼得定律」(The Peter Principle):「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不能勝任的地位。」這是說,一個人在不斷晉升後最終會晉升到一個他力不能及的職位去。一個機構因此可能出現這樣的可怕局面:大量人員獲晉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尸位素餐,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其不勝任階層的員工完成。
那位先生可能就是這樣晉身高位的,最後 「hea 住做」。 無法更上一層樓,是幸?是不幸?
有意思!
回覆刪除謝謝詳細的闡釋。"HEA"可以是多面的,較正面的即有創新尋找精神;負面的的即散慢無目的,浪費時間,無所事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