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廣州:舊東西的存真與失真

玉帶濠的線面風光。照門上方的門牆上
可隐約見到玉帶濠三個字。
一個地方的發展越是迅速,越是會激起懷舊思潮,以至對傳統事物的保護。大陸各地都在經歷着歷史上最迅猛的變革,這意味着大量舊東西的失落,以及守護舊事物的努力的興起。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同時發生的,據牛津定律,兩力相等。不過在舊事物的破壞與傳承上,兩者看來很難平衡。

到廣州匆匆一行,到處都可以感覺到這兩者的抵觸。

那天乘坐開通不久的地鐵六號線到北京路步行街去,沿着一列看來快要拆毀的騎樓屋從南往北走,在一處橫巷的巷口看到一個奇景:大批女子坐在巷裡的矮凳上線面,或等着線面。

線面亦叫絞面,是傳統的美容手法,只用一根挽成8字形活套的線,用兩手操縱活套一開一合,就能把頭面上有礙上妝的幼小汗毛清理掉,使顏面光潔一新。以前,香港街邊也有線面檔;如今則非常罕見了。年前也在廣州街頭見過,但這般規模的成行成市出現則是我第一次見到。數一數,約有七八檔。光顧的普遍較年輕;而提供服務的,比我印象中年輕,不似過去都屬上了年紀的婦人。在市場需求下,這行當似乎給注入活力了。

線面的基本技巧應當不難掌握,據說三數小時就能上手。聽說一些美容中心已有「古法線面服務」,對懂得這技巧的美容師需求日增云。可是另一方面,有人發明出電動線面機來了,不知道會不會把可能有復蘇希望的手工線面再次扼殺。

那條橫巷值得一提。它叫玉帶濠,本來是北宋時開鑿的河涌,是廣州東西走向的護城河,據說曾寬二十丈,深三丈,全長近三公里,直到西關那邊匯入珠江。經過千餘年的物換星移,玉帶濠變成臭水溝,最後成了如今的橫巷,只留下「玉帶濠」三個字供人憑弔了。

竹升麵在製作
「食在廣州」,到廣州的活動內容離不開吃。那天在上下九附近經過一家以竹升麵作招徠的粉麵店,小店裝潢簡單,內有員工正在一角製麵,旁有一竿大竹升(大竹竿)。這是傳統廣州雲吞麵的所謂銀絲細麵的製作方式,雖然肚子不餓,但何妨一試?叫了「細蓉」(小的雲吞麵),麵果然很傳統,細、韌、爽口,可是雲吞卻完全不是那回事,只有豬肉,沒有蝦,與北方的雲吞沒多大分別。細看菜牌才發現,另有鮮蝦雲吞麵。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傳統廣州風味的雲吞麵,但起碼「細蓉」已走樣了。

經過招牌由康有為書寫的陶陶居,禁不住誘惑,買了皮蛋酥一嘗。這也是源自廣州的美食,百年老店的製品,應當正宗吧?可是又失望了,為的是酥皮內包裹皮蛋的不是以酸薑為主要配料的餡料,而是蓮蓉。附近還有老字號廣州酒家、蓮香居,都有皮蛋酥,但不能試了,撐不下。

可是經過一條小巷又被吸引住了,一個小檔張出曾上「舌尖上的中國」的字樣作廣告,獨沽一味售賣豬腳薑。旁邊另一小巷,也有豬腳薑專門檔。忍不住往回走,要嘗嘗那看來名氣較大的一檔的豬腳薑是不是與眾不同。八元一碗,一隻蛋,一塊豬手,幾片薑。結果再次失望,不知道是不是生意太好之故,豬手、蛋的泡浸日子都不夠,而醋的味道偏酸。

傳統的東西要能真正傳承下去,看來真不容易。或者,東西送進到博物館去,才最能夠存其真。不過這一來,生命就停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