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中國的良玉 西方的巨石

不斷徒勞的西西弗斯
我喜歡良玉不雕這句話,不過,當看到一些精美的玉石雕刻時,仍會讚美藝術家的鬼斧神工。他們把本來精美的玉石提升為無價的藝術品,也把本來不起眼的頑石無限地升華到與玉石珍寶比肩。

贊同「良玉不雕」,看來不必就此推翻「玉不琢不成器」。兩者不必非此即彼,而要因時、因地、因物而有所取捨。

宋陳師道在《後山談叢》中說:「語曰:良玉不琢,謂其不借美於外也。」這是說,真正的美玉大可不用雕琢,不用借人工外物去添美,而保持本來的天然美態,以喻本質好就不必憑外表修飾。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關鍵是,不必細琢的是不是良玉,是不是芙蓉。本身是良玉,又在風侵雨蝕、沙磨水潤中得到天然的雕琢,則任何能匠都難以再巧奪天工,保持它的原始美態是最佳選擇。這樣,自然是良玉不雕。若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輕言良玉不雕就未必適當了。

從前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在山裡找到一塊璞玉。他把璞玉獻給當時的楚厲王。宮裡的玉匠卻認定這只是普通的石頭,卞和因而獲罪。厲王死後,武王繼位,卞和再把璞玉獻上,仍遭到定罪之罰。到文王即位,將卞和請來,命令玉匠把璞玉好生開發,發現果然是上等美玉,是為史上有名的「和氏璧」。就這塊璞玉而言,的確是玉不琢不成器。

母親生前信神佛,求過一支籤,籤文是關於璞玉的,說是有一塊璞玊被人放在抽屜裡,有待人去發現云云。我從此知道什麼叫璞玉。

「孩子,終有一天這都是你的。」
由玉想到石。中國人愛玉,愛美石。西方人則對巨石情有獨鍾,這與地理環境有關。歐洲的古建築都是石砌的,英國有神秘的巨石陣,各地又砌出大量教堂、城堡,希臘、羅馬則雕出大量精美石像。希臘神話中,巨石是重要元素,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西西弗斯 (Sisyphus) 的悲劇故事。他一度綁架死神,讓世間沒有死亡,被視為叛逆者,並最終觸犯諸神,被懲罰要不斷把巨石推上山去。巨石推上去之後又不斷滾下來,西西弗斯為此要不斷重複無效、無望的勞動。諸神認為這是最殘酷的懲罰。

對於西西弗斯的遭遇,人們歷來有各種各樣的解讀。西方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都從中汲取到力量,革命者更從中感悟到與天鬥、與地鬥之其樂無窮,認為西西弗斯可從與巨石的搏鬥中感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個世界上還有大大小小的西西弗斯。與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不同的,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的磨難與天地同夀,而現實中的西西弗斯不可能,到了某個時刻,他們就會抽身而出,讓他們的追隨者接力去推動巨石。歐美經常拿西西弗斯做漫畫題材,譬如美國人會把巨石喻為不斷膨脹的債務,未來要接力去推動巨石的,是他們的子子孫孫。

香港的巨石是什麼?是民主?是樓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