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革命 |
不止一次遇到這個問題:如果回到那些年,你還會那樣做(上街)嗎? 「那些年」,指的是「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激情歲月。
在戰後波瀾壯闊的幾十間,世界各地都有過這樣的激情歲月,特別是在六七十年代。當其時也,不同國家嬰兒潮 (baby-boomer)
的一代人正進入青春好年華。相對於他們的先輩,他們都成長於生活蒸蒸向上的幸福日子中,對未來充滿期望。命運卻也弄人,偏偏在他們步入成年、要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時候,全世界都進入政治動亂期,美國、歐洲、中國莫不能倖免。那是青春的激情與政治的激情共鳴、迴蕩的年代。
這樣的激情歲月其實不限於那一段日子,世界各地每隔若干年,當新一代青春接班人的到來與社會政經動蕩的循環重疊時,大規模的激情又會爆發。人生幾十年,即使生活在社會比較安定的香港,也有幸若干次「躬逢」上街之盛。
所有這些動蕩的都有個特點:參與者主要是年輕人。於是,前面那個問題其實有兩個不同的假設,第一,如果回到那些年,你還是那個年輕的你,還會那樣做嗎?第二,如果把現在的你放回到那些年去,你還會那樣做嗎?
在第一個情況,你還是那個認知水平,還是對「時代的號召」高度敏感,心中滿載着崇高的正義感,滿載着改變世界的偉大抱負,你一定仍會義無返顧地衝向前去。當時代的巨浪沖來時,你難免會想:我不順勢乘風,若干年後能不後悔嗎?為了青春無悔,你會不顧一切,邁步向前。
那些年,有這樣一個金句激勵過無數人:「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可是在第二個情況,若把今天在人生閱歷上有了足夠的積累的你放回到那些年去,你有了大量的「後見之明」,行事還會一樣嗎?
你應當發覺,情況不一樣了。最大的不同是,當年的你只顧在幕前演戲,陶醉於舞台上的參與;而現在的你不但看到一齣齣舞台上的表演,也清楚看到一齣齣舞台劇的幕後擺布,看到舞台上每個演員其實都受一根根繩索牽扯、控制着。
過去,對這個認識只是模糊的感覺;現在,越發清晰了。這得益於一本小書: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真正信徒:論群眾運動的特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中譯本名為《狂熱分子:群眾運動聖經》。
這真是天才之作,使人對各種各樣的群眾運動──從巴黎大革命,到美國獨立運動,到共產主義運動等等──有洞若觀火的清明。在對香港的混亂有着錐心之痛之際,及時讀到這本書,幸甚,幸甚。
**
舊文重溫:歲月如歌,青春可有悔?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9/11/blog-post_25.html
**
舊文重溫:歲月如歌,青春可有悔?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9/11/blog-post_25.html
同感, 又有幾多人看清幕後的來龍去脈? 天佑香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