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知是誰編出來的,那頭蠢驢委實可笑。驢子相信不會那麼蠢,即使再蠢,只要眼前的殼子只有一堆,它就必不會餓死。事情壞在它可以有所選擇。
可以有所選擇──有得揀──當然是好事。人有高度智慧,現代人更崇尚自由,誰都不願意被剝奪選擇的自由,而且認為選擇越多越好,認為這不僅是意志自由的體現,也是因為相信自己有選擇的能力,可以在選擇中得到最大利益。
兩年前寫過一篇題為〈坐上「司機位」未必是好事〉的文章,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Baba
Shiv 的一篇演講,指出「自己話事」未必是好事。剛才重溫一下,仍然覺很有道理。
這似乎有違常識、常情,但很多實驗的確證明人在多種選擇面前表現出非理性行為,做出有違自己利益的事。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行為學教授Dan Ariely在Predictably Irrational: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可預測的非理性:左右我們作出決定的隱蔽力量,中譯本書名為《怪誕行為學》),也有這方面的論述,其中一章名為「多種選擇的困境」。
他設計了一種電腦遊戲,在麻省理工學院讓學生做測試。遊戲中有三扇門,都可以點擊打開,再點擊得到不同分數;在不同版本中,測試者一打開一扇門後,其他的門就會不同程度地縮小以至消失,意味著可以選擇的機會減縮,不過消失了的門仍可點擊一下而重現;測試者於是在三扇門之間來回奔波,以在爭取分數的同時,保證永遠擁有其他選擇機會。其實,只要在一扇門中堅持得分,分數是最高的。試驗曾讓一些學生先試玩幾百次才做實驗,但接受測試的人就是不甘心讓其他的門關上。
Dan Ariely 於是得出結論:人都有保留選擇餘地的傾向,「手忙腳亂地去保持所有選擇是傻瓜的遊戲。」
美籍猶太裔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在大半個世紀之前的《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一書中提出過一個觀點:在現代民主制度下,困擾人們的不是缺乏機會,而是機會太多了。測試者在「三扇門」遊戲疲於奔命的左衝右突,就是機會的誘惑造成的。
只要細心想想,可以在身邊找到很多這方面的正反例子:為小朋友安排的課餘興趣班越來越多,好發掘小朋友的「潛能」;青年男女的愛情對象不斷轉換,為的是不願「為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據說有人生必遊的一百個地點,必看的一百部電影……;你還可以看到,議事堂上以至全香港為了一些跳出香港來看不過芝麻綠的小事爭持不休。人們就是不願意在「三扇門」中選一扇門堅持下去。
不要譏笑那頭驢子愚蠢,如果「無得揀」,它必不會餓死。香港的輝煌正出現在「無得揀」的時代;有得揀,一坐上駕駛座,就撞車了。悲乎?
**
舊文重閱:坐上「司機位」未必是好事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27.html
很有啟發的文章,自己和身邊的人很多時都是蠢驢。現在學著將自己的選擇視為最佳的選擇,讓它成為最好的選擇。
回覆刪除謝謝。道法自然,隨緣吧。
回覆刪除可笑
回覆刪除無得揀,它必不會餓死 ? 唔餓死可以毒死 !
坐上駕駛座就一定會撞車 ? 定被撞車 ?
所有野都在於主人一念之間, 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