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日本的轉捩點

網上的 Japan Times 日前發表一篇社論:日本的轉捩點 (A Turning Point in Japan),提出九級大地震之後的日本何去何從的問題。社論最後的一句話是:日本會利用這個契機為打造一個新未來而作出艱難決定,還是只重建舊日本,繼續它後泡沫時代的隨波逐流?

社論是從日本著名雜誌《文藝春秋》月刊一個民意調查談起的。調查剛做好,大地震就發生了。大災難並沒有使調查過時,反為使它更受關注。調查的主題是:日本政治僵局與經濟長期停滯的成因。雜誌就此訪問了125名社會各界領袖。

日本陷進這個僵局已整整一代人時間,現時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出生在日本戰後的經濟奇蹟達到頂峰的時候,但從懂事開始,好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到了最近的連場災難,好日子更變成黑暗日子了。

調查得到的一個意見是,日本在戰後定下要追趕西方、讓每個日本人都過上好日子的目標;到八九十年代,目標達到了,卻無法繼續前進,難以面對後工業時代不斷變化的世界。一個原因是,日本戰後的整個制度,是適應經濟高速增長而設計的,而現在,工業化和穩定就業已成過去;冷戰結束後,全球化、互聯網到來,過去以為一成不變的東西都打破了。

可是,沒有人能說清楚日本應該建立怎樣的願景。有人認為日本應坦然面對落伍的現實,也有人認為日本應積極參與國際競賽。

大地震之後,日本陷入更艱難境地,就更加要思考如何應變的問題了。但大地震能喚醒日本嗎?一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作為交流生到日本慶應大學逗留了半年,試圖為這個問題尋找答案。他給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寫了一篇七千字的長文,認為大地震給了他「較為滿意的答案」。

文章主要在全球化的新經濟背景下,從三個方面看日本:開放性,國際定位,年輕一代。文章得出了不樂觀的結論。

日本素來以「脫亞入歐」作標榜,可是實際上與當今向全球開放的世界潮流格格不入,「日本企業雖然有非常領先的技術,但是從商業模式的開放和靈活程度上講,基本是發達國家中最差的」。例如,日本的手機短信系統很先進,但和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的都不兼容,為了一億人的市場放棄了其他六十億人。

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為日本是否重歸亞洲發出拷問。可以看得出,日本始終定不下路向來。中國取代了日本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地位,日本就更迷茫了。

更加讓人對日本前景不敢樂觀的,是日本年輕一代無作為的表現。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國外,越來越多人對日本年輕人缺乏他們父兄輩的奮鬥、上進心感到驚訝和憂心。文章從親身考察中發現:「即使東大(東京大學)、慶應這樣的名牌大學的學生,也基本毫無理想,包括男孩子也熱衷於化妝、美食,滿足於在小小的房間裏『宅』着看漫畫。」

這些就是大前研一所說的「停止思考 = 現在的人 = 年輕人」,他認為日本現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年輕人重新擁有那種勤奮和鬥志」。

中國汶川大地震後,讓人在悲痛中感覺到共赴國難的壯志和力量;日本的大地震後,讓人對日本人的冷靜、沉着感到震撼。但值得指出的是,這冷靜、沉着中,夾雜着日本年輕人的冷漠、消沉。

日本面對的轉捩點,可能是自此重振雄風,也可能自此更加沉淪。

**
《日本時報》社論:
http://search.japantimes.co.jp/cgi-bin/ed20110403a2.html


《金融時報》文章: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779?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