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從梅花到紫荊花

維園的洋紫荊
中國人歷來賦予梅花很多文化涵義,這同梅花凌寒傲雪的個性有關。在南方、特別是在南海之濱的香港看到梅花時,寒有限,雪更無,與在北方看到梅花的感覺一定不一樣。

你可以想像,在萬木皆槁的寒冬,山林田野看不到半點綠色的生意,甚至可能冰封雪裹,竟然有花綻放了,預告萬物即將甦生的消息,那真可以用振奮來形容。我雖沒有這樣的經歷,但看到過北方等待春天到來之前的蕭瑟,已感受到對大地重現生氣的期待。

小時候一次搬家,新宅門前有株葡萄。剛搬進去時正值寒冬,葡萄了無生氣,葉子盡枯,藤蔓如柴,我以為它己枯死了。誰料不久下過春雨,藤蔓便都爭相發芽長葉,一片生機。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大自然生命力的神奇。

梅花與其他每年一枯一榮的植物一樣,在盛放之前,為開花做了整年的準備。香港公園那株梅樹,入冬後,樹葉落盡,只剩下縱橫撐天的枝椏。如果不特別留意,看不到枝椏上不斷有小小的花蕾在生長。梅花最多只綻放一個月,繁華很快就過去,之後就是綠葉成蔭的日子,在雜樹叢中,完全不起眼。而梅花的美麗,卻正是在那十一個月默默地醞釀出來的。所以語云: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從另一個角度看,梅花的花期不長,要好好珍惜。其實,所有花都一樣,繁華會轉眼凋萎。據說中華文化中對梅花的偏好很早就傳到日本,但那裡沒有梅花,日本人於是移情到了櫻花身上。櫻花由盛轉衰就更快了。轉變更快的,還有只得一夜艷光的曇花。

事物都不能長盛不衰,要有陰有陽,始有萬物;要有盛有衰,才有生命的持續。大自然如此,人類社會也一樣。中華文明是世上唯一持續未斷的文明,見證過的盛衰周期最多了。每個周期都盛極則衰,而都是盛世不會太持久,衰落卻來得急遽而漫長。康乾盛世可算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繁榮期了,可是仍與此後的坎坷苦難歲月不可比擬。

試看:清朝建立46年,才到康熙、雍正而乾隆,三朝共134年;此後即開始衰落,只46年就落得要被逼簽署《南京條約》,西方列強兵臨城下,中華自此災難深重;重新振興,要待到一九七八年的改革開放,這時距乾隆駕崩已182年了。

與之對比,被稱為中國人近代史上生活最安穩的近三十餘年,短暫得很,何況其間尚有多年折騰呢。

縱觀世界,幾多國家、企業幾經艱辛攀上高峰,卻享受不了多久繁榮即急速滑落,以至一蹶不振,其至從此消失。試看最近的例子:愛爾蘭剛剛被譽為迅速崛起的奇蹟,馬上就跌落到了深淵;冰島在生態極惡劣的島上建起了仿似世外桃源的國家,一下子就被金融海嘯淹沒;富可敵國的雷曼兄弟竟然可以如烈日下的冰塊般溶化掉……。

如果說萎謝了而一年後可以重新綻放的花猶要珍惜,那麼衰落後不知何年何月才可以重建的人類社會繁榮,就更加要呵護備至了。是以今天在報上見到「紫荊花革命」幾個大字格外矚目驚心。

注意:香港選作市花的洋紫荊本身沒有繁殖能力,必須倚賴在其他植物如宮粉洋蹄甲接枝才能延續生命。相對於梅花,它的生命力很脆弱呢。

2 則留言:

  1. 蕭先生你好:
    看先生文章己近一年,獲益匪淺。
    知先生熱愛梅花,但似乎未知除香港公園外,在所多有。特意向先生推薦兩處地方:
    一)嘉道理農場(有數十株紅梅分佈園內山頭)
    二)大埔太和道消防局側(有五六株白梅)
    目下花期已過,務請明年立春前後各五天內到訪,當有驚喜。

    Tulouhak 2011.2.26.

    回覆刪除
  2. 非常感謝,Tulouhak。我以前也在網上搜尋過,看香港哪些地方有梅花,但沒有什麼結果。想不到嘉道理農場就有。這地方還沒有去過,以前有機會去,但錯過了,看來必須到那兒走走。

    雪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