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鍥而不捨闖花都、學裁剪

歲末年初,中西節慶連綿,是香港人外遊、海外親友回港探訪的旺季。上月底到本月初,就會見了多位從美洲、歐洲回來的朋友。其中一位是很多年沒有見面的,似乎是他離開之後就失去聯絡了,只在友儕間聽到過一言半語關於他的訊息。這回一起吃晚飯,才比較了解他在巴黎闖蕩的不平凡經歷。

朋友可說多才多藝,這與他的天資與好學有關。在樂隊裡,他是多面手,什麼樂器都學,二胡拉得很好,打擊樂也很出色。有一次他在演出中擔任鼓手領奏,特意自己裁縫了一身服裝,兩袖從腋下到手腕有很多飄絮,很「有型」,雙手揮舞起來,煞是好看。

他不知怎的就是愛好裁剪,十幾歲就去私立裁縫學校上課,班裡只有他一個男孩子,他無所謂。到二十歲那年,他學了三個月法文,就隻身去了時裝之都的巴黎尋找自己的夢想。

他洗了幾個月「大餅」(碗碟),才進了一家裁縫學校讀書。這段時間,住在巴黎有名的閣樓房間裡。這是巴黎舊樓房的特色設施之一,以前是給女傭住的,在房屋頂層,房間狹小,有一扇窗,只能放一張桌子一張床。這些房間後來成為窮人、藝術家、文人、留學生最愛租住的地方,鄧小平也住過。

朋友後來的法國妻子就是在閣樓認識的。那名法國女子有一天來探訪朋友隔壁的住客,住客不在,朋友招呼了她,「花都邂逅結良綠」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朋友這段日子還有段逸事:竟然拿著二胡到巴黎地鐵賣藝。據說巴黎市政府對賣藝人有嚴格規管,要求有一定水平,還要彼此分隔,不能互相干擾。這事以前就聽說了,這回見面卻忘了作詳細打聽。朋友可能是第一個把二胡介紹給巴黎街頭市民的人呢。

朋友學習裁剪兩年,就去打工了。按規矩,要找個代理人(agent)介紹工作,到不同的服裝公司打工。這些代理人把介紹的工作分檔次。朋友開始時只能到檔次較低的公司打工。若干年後,對自己技能有了信心,他「升le (level)」了,換了代理人,希望打入一流的時裝公司去。

有一回,代理人給他介紹一份工作,說好這是難啃的差事,因為以前介紹去的,都很快就被辭退了。這個行當原來是很難當長工的,老闆請的主要是短工,不合的就辭走。朋友無所謂,就去上班,這原來是那家C字起頭的名牌時裝公司。他竟然站穩了腳跟,可是還是給試用了五年,才成為正式裁縫師。

這家名牌店在巴黎有六個工場,兩個負責做定製服裝,四個負責成衣,時裝秀那些出品屬成衣工場。朋友如今是一個成衣工場的兩名裁縫之一,主責女褸的「起板」,是那位主設計師信任的裁縫,有些設計指定由他做裁剪。

這要與設計師有很好的默契,要能從設計師手繪的簡圖中捉摸到設計師想要的效果;怎樣才能做到,就要靠裁縫師想辦法了。朋友說,這得感激當年的學校訓練,那時,導師不多說話,逼着你去自己想辦法。他說,當時很埋怨老師不肯教,後來才發覺得益匪淺。

朋友說了件趣事:在工場工作要穿同樣布料的白袍,他到工場不久,就自己裁縫了一件,找了一些紐扣縫上;誰料被上司大罵了一頓,原來那些紐扣要三百幾港一顆。不過,這件新穎的工作服得到那位主設計師欣賞,還與朋友一起拍照留念呢。

這是另一個及早確立自己志向,然後鍥而不捨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