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越來越複雜的世界中, 一些本來很簡單明瞭的事物,變得越來越複雜了。簡單事情複雜化,似乎成了潮流,母語是個例子。
母語用不着詳加解釋了,母親說的語言就是。「母」也含「父」的意思,只是母親與嬰兒的關係更親密,所以把幼兒自小學習的語言稱為母語。這假定父母語言是一致的。
母語一般而言是人成長後使用的最熟練、最親切的語言,由於語言是思考問題、表達意見的工具,母語也是學習最有效的語言。
這其實還有假定,就是母親與當地社會的使用語言(本土語言,native language)是一致的,也與與顯示政治地位的官方語言是一致的。
以前,大部分社會中的母語、本土語言、官方語言都是同一種語言,三者沒有矛盾。可是現在,三者在很多地方並不一致,或者起碼有兩者不一致。這給學生增添了學習壓力,兩三歲的幼兒也要受壓。
日前,一位正在放假的同事帶了不到三歲的兒子到辦公室來,讓大家見識了當今幼兒在「現代化」教育下展示的語言能力。這位小不點就讀的一家國際學校,要學三種語言:英語、普通語、西班牙語,其中西班牙語是學習「套餐」中的自選項目,也可選日語等語種。在大家的逗弄下,小不點在加上粵語的四種語言之間不斷「麗音」轉換。小不點說起英語來很自然,看來,同事在家裡也常常與他英語對白,反而小不點說起粵語來帶着「鬼佬」腔調,音調高低掌握不準。
這使我想到:他的母語該是什麼?從「血緣」上,他的母語無疑是粵語,但成長下去,他的母語很可能只會聊備一格。
我還接觸到一位同樣年歲的小朋友,她與菲傭用英語溝通,常常會在父母面前爆出難以想像她已掌握的英語語句來。小朋友家裡本來請的是印傭,也學了點印尼語;現在上幼兒園了,英語、普通話課少不了。她的父親日前在電話中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女兒忽然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問他:「這是什麼?」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來說,語言學習根本不是我們概念中的學習,而是求生存的本能展現加遊戲,吸收能力之強是成年人難以想像的。據說,一位羅馬時代的君主曾經做過「實驗」,把若干名幼兒隔離起來,只供飲食而不準接觸語言。結果幼兒都夭折了。結論是,語言、溝通是人的生存所必要的。
人有幼年失憶,約四歲之前的事情都記不起來,因而長大後對於四歲之前快樂而沒有壓力的學習經驗都會忘記淨盡。人關於學習的記憶,都是長大後「寒窗苦讀」的痛苦。
對香港的粵語人口來說,母語與本土語言仍是一致的。母語的學習因而很重要。香港現在已出現了母語和本土語言(粵語)都掌握不好的年輕一代,通常都屬中產階級子女,讀的是國際學校。他們與自己的家族(包括祖父母等)、與香港這個社會有多大的感情聯係,我是有懷疑的。
移民到美國的非英語人口,都有子女掌握不好母語苦惱。現在廣州人也有同樣的苦惱了,很多廣州年輕人的第一語言是普通話,而不是作為母語的粵語。在香港,問題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願不要惡化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