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粵語「好和味」殊不簡單

< 仁棯果子

這篇文章幾乎作不下去。原因是「落筆打三更」,一個關鍵字打不出來。最後費了一些氣力,才弄明白,我要說的果子應寫作「仁棯」。

地道廣東人應當都知道這種本土果子,它基本上是不會作生果吃的,而只會醃製食用,就像梅子一樣,因為太酸澀了,吃得進口,嚥不下喉。可是一旦炮製成「仁棯醬」,用以蒸魚蒸肉,就美味非凡。

「仁棯」還有其他寫法和叫法,如叫「仁面」(「面」轉音讀「俾面」的「面」),「銀棯」,「銀面」。又有說正式應叫「人面」,或「人面子」,因為果核凹凸,似人的五官云。而依侗族的叫法,是「長夀果」。這看來是百越之地各族都愛吃的果子。

我自少在廣州就愛吃「仁棯醬」,也愛吃如話梅般醃製的仁棯涼果。這些,曾有好些年沒有吃過,真至近年到珠三角旅行,才偶爾遇上,得以尋回舊時滋味。

之所以說起「仁棯」來,是一位同事竟然自製了「仁棯醬」,昨天還給我送了一瓶。昨晚回家,來不及蒸餸用,在吃飯時就挑來一些來佐餐。「仁棯醬」內還有薑、辣椒、麵豉醬等等,各種食材一經混和醃製,既有各自味道,又混合中和產生別具一格的風味。當然,其中還有舊日回憶的滋味。

於是,認真「和味」了。

< 四會生產的醃製仁棯

「和味」是粵語用詞,不知道其他方言是否有相同的用語,反正普通話裡就沒有。近日「撐粵語」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指出,粵語裡保留着很多中華文化精髓。「和味」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不知道粵語把好味道形容為「和味」有什麼特別出處,但它在字面上就很精確地道出了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理念──中和之美。

退休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的學者王學泰,對中華飲食有深入研究,著有《華夏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史》等書。他認為,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審美境界。「中」是指恰到好處,合乎度;和,既是政治、倫理概念,也是烹飪概念。

春秋戰國時代,對於什麼是「和」有過激烈爭論,《古文尚書.說命》論治國之道,說「若作和羹,惟爾鹽梅」,就是治國有如做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酸味道。齊國宰相晏嬰則指出,「和」不是「同」,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礎上的。孔子遂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說。

王學泰認為,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整個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是這樣。相對於「中和之美」,是極端的味道,「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都在此列;好極端味道者,身體多處於不正常狀態。

廣東飲食則深得「中和之美」,其表表者自屬「老火靚煲」,講究不同材料的配搭和火候。「仁棯醬」當然也深合「和味」之道。

因此,廣東人吃得飛色舞喊句「好和味」之時,實應知道,這句話深含中華飲食文化以至中華文化精髓也。北方人也學煲湯了,但似應先要懂得什麼叫「和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