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拉開陽台的玻璃大門,迎來清脆的鳥啼。一看,一只鹊鴝站在欄河上,唱得正歡。我不想驚動它,拿着水杯,一邊喝水一邊欣賞它的啼唱。鵲鴝跳到欄河另一邊去,晨歌不止,好一會才如流星急墜,飛到對面另一列較矮的樓宇天台去,清脆的鳴叫繼續穿過春霧傳來,但已不見蹤影了。
我過去以為鵲鴝就是喜鵲,它毛色黑白相配,翅膀、尾部、腹部都有白羽,長尾常豎起,喜歡在開闊地方覓食,香港經常可以見到。
廣東人對它很熟悉。因為它善唱而悅耳,不少人喜歡抓來放在籠子裡飼養,但卻不知為什麼給了它一個很不好聽的名字──豬屎渣。
喜鵲是中國文字上出現最多雀鳥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重要角色,常常在詩詞、楹聯、圖畫、剪紙中出現。中國人都把它看作是吉祥、情緣的象徵,牛郎織女的鵲橋就是喜鵲架成的。它與鵲鴝外表很相似,可是分別其實很大。雀鳥學者把兩種鳥分在兩個科內,鵲鴝屬鵯科,喜鵲屬鴉科,與招人討厭的烏鴉同科,而且兩者頻有相似之處。一是體型都很大,長45公分(18英寸),比鵲鴝(18至21公分)長一倍以上;二是叫聲與烏鴉一樣難聽,據《香港及華南鳥類》一書的描述,是「像搖動一袋錢幣時發出的聲音」。
據說中國南方也有喜鵲,我不是觀鳥愛好者,沒有什麼印象。見到了,對喜鵲的良好印象可能就打折扣了。
我早上在香港公園晨運時,常常見到鵲鴝在身邊穿梭、跳躍,常常是兩只一同出現,應是一雌一雄。據觀鳥書說,雌鳥顏色深灰,這我倒未真切看到。今晨看到的,應是雄鳥,它單飛出現,而且鳴叫不斷,興許是向在春霧裡迷了途,或者「獨自去偷歡」的雌鳥呼喚吧?
就我所見,香港市區見到雀鳥越來越多了,而且越來越不怕人。以前,市區見到的雀鳥最多是麻雀、麻鷹、烏鴉。現在,我數得出的就還有紅耳鵯、小葵冠鸚鵡、黑臉噪鶥、小白鷺、夜鷺。
當初在銅鑼灣避風塘見到小白鷺時,很驚奇,以為是白鶴。小白鷺翼展有一米多闊,飛起來姿勢舒展,很好看。這幾年,避風塘附近的小白鷺更多了,常年都有,一起在維園道一棵大樹築巢,形成鷺群。每到旁晚,就會一批一批的沿着東區走廊自東向西歸巢。在我家看維港煙花表演的一個附加節目,是轟轟煙花把鷺群從巢裡驚醒漫天飛舞的壯觀奇景。
另一令我驚奇的鳥,是夜鷺,這是一種矮胖的大鳥,有兩英尺長,但總是縮着頭,讓你不大留意到枕後兩三條長長的白色羽毛。我是在香港公園湖畔見到的,有時早晚都見,總是一只,一動不動的站在湖對岸的水邊,打着湖裡錦鯉的主意。香港公園的保安員特別多,但拿夜鷺沒辦法,因為管理層明令,不許干涉野鳥活動。於是,保安員眼睜睜的看着夜鷺早晚各一頓到湖邊進大餐。湖的錦鯉多很大條,夜鷺守候着的,是尺寸合胃口的小魚,一抓到,便飛到湖邊的大樹上享用。這真叫保安的操心,遇到熟悉的遊人、晨運客,有時就君子動口不動手,慫恿他們去趕夜鷺。
香港公園距禮賓府很近,夜鷺從這邊起飛,拍翼幾次便可以飛到曾特首的錦鯉池去。我真想知道,特首可有發現心愛的錦鯉損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