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南音南管,懷舊與創新


上星期去聽了兩場南方的曲藝演唱,一個唱的是南音,屬珠三角,用粵語演唱;一個是南管吟唱,屬閩南泉州,用泉州方言演唱。它們都只用簡單的樂器伴奏,單人演唱,長於敘事,可以唱得很長篇。但兩者又有很大區別。

我感覺到的最大區別,是一個努力懷舊,一個努力創新。

廣東南音那一場名為《漂泊香江五十年:地水南音──全本失明人杜煥憶往》唱片發布會暨南音演唱會,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資料館主辦的。中樂資料館近年為發掘和保存杜煥的南音珍貴錄音做了很多工夫,可見成品是兩套CD唱片,一是《訴衷情》,二是那天發行的《杜煥憶往》。

演唱會上請來了阮兆輝、區鈞祥等演唱。對於南音愛好者,可以現場欣賞這種已難得有人演唱的曲藝,無疑會很滿足。南音在粵曲中也可以聽到,那是戲棚南音,而這次演唱的是地水南音,即是以前由失明民間藝人唱的那種。民間藝人有別於受過專門訓練的粵劇伶人,演唱的風格、曲目都大不相同,甚至連調的高低都有幾度之差。

地水南音產生於上世紀初前後的廣州,主要寄生於當時珠江畔的煙花之地;後來傳來香港,也以主要在石塘咀一帶的妓寨煙館為演唱場地。隨著這些場所沒落,地水南音的湮滅也就難免。現在雖然有學者努力搶救,也有音樂愛好者希望傳承,例如唐健垣最近也有地水南音演唱會,但看來地水南音即使能夠不至泯滅,也只能靠「吊鹽水」維持命脈。從所有的演出都可以看到,地水南音並沒有顯出新的生命力,唱的只是懷舊,舊的曲,舊的詞,舊的情懷,舊的觀眾。

至於南管吟唱,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聽過。買票去聽,是慕名而去,因為有林懷民的甚高評價:「閱讀古典詩詞那麼久,直到聽王心心唱《琵琶行》,才第一次了解《琵琶行》」,「她一亮相,就鎮住全場;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關於南管的源流,演出的宣傳有點混亂,據宣傳單張說,相傳是西晉永嘉之亂後隨著漢族南遷至閩南的,場刊則說是唐宋時期期傳至閩南。一致的是說它的編制與樂理與漢唐大曲甚為相似,因而被喻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

演唱的王心心原屬泉州南音樂團,現在台北辦有南管樂坊,並任教於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這是一個非常簡約的演出。全場只有三個曲目,演出者僅三人,其中一個是舞蹈員,音樂部分只有兩人,大軸的《琵琶行》更是王心心一人的獨腳戲,曲也是她作的。更簡約的是舞台設計,以《琵琶行》為例,以五屏的書法條幅作布景,前面就只有一張凳子加一個腳墊了,柔和的燈光聚焦在凳子和演唱者身上。

王心心對演出有非常精心的設計,外表的髮式、服裝,進退場十分緩慢的步速、轉身,平托琵琶慢慢的鞠躬,回應觀眾的淡淡淺笑……都見心思,一絲不苟。當然,更重要的是音樂。

《琵琶行》全詩六百多字,要譜成曲來唱,難度很大,但王心心做到了,而且很成功,把白居易潯陽江頭邂逅琵琶女、聽曲、直至青衫濕的過程,細緻而戲劇化地表演出來,令人沉吟唏噓。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南管既是民間通俗藝術,又是高雅精緻藝術。林懷民的評價沒有誇大。

我沒有聽過看過南管,但我相信這樣的南管不同於以前的南管。它古典而閑雅,手法上又有現代味道,有點像古典風格的現代設計。相對一味懷舊的地水南音,兩者差別很大。我相信南管還會有新的發展,而地水南音,則不樂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