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新經典之難產

一個音樂經典的產生,首先取決於作品的品質,但還要有其他因素的協助。

一個音樂作品,即使是非常出類拔萃的創作,也要有人演奏、流傳才可以成為獲得大眾和時間肯定的經典。過去的經典,都是這樣被推許為經典的。那時,的確有不少有利條件。

以香港來說,那時有不少業餘中樂團體,大家爭相舉辦演出。這一情況表面上變化不大,但實質上有很大變化,就是選曲上制肘多了。那時演奏的譜子,很多是公開出版的,買來了就演奏;也有自己按唱片抄寫出來,再經編配演奏的;少量是直接從作曲家得來。

現在,公開出版的樂譜甚少,合奏的更少。得到了,要公開演奏,有版權問題。作曲家不會再提供「免費午餐」了,頂多看在你是業餘樂隊份上,給予優惠價。很多優秀作品會由職業樂團壟斷,業餘樂隊難以沾手。

以前,很多中樂作品是靠電台和電影之助流行起來的。不是它們會專門介紹中樂,而是當時的廣播劇、武俠片都愛以中樂唱片的樂曲來作配樂(沒有版權問題),使很多樂曲深入民心。到音樂會一聽,就容易引起共鳴了。

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再存在了。但我也遇到過一個例外:去看香港舞蹈團的《清明上河圖》,喜歡了它的配樂,知道是宋飛的同名胡琴獨奏曲,於是去買來CD欣賞。

去聽香港中樂團的演出,你會發現新作品委實不少,但可以讓你有興趣重聽的實在不多,而且你也不會找到錄音來聽。一是這些作品沒有口碑,難以有市場,二是這方面的出版很不足,內地、香港都一樣。獨奏的CD是很多的,好些可能是演奏者自己出資的,但我上過幾次當後,購買就很審慎了。

香港中樂團的委約作品為什麼不受歡迎?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作曲者其實並不熟悉中樂,包括配品、音樂語言和音樂特色。很多人愛說音樂是世界語言,我認為不是誇大就是誤會。不同地方的音樂有共通點,也有不共通點,而不共通點可能更多。這關乎不同的文化習慣。你說,一聲胡琴、一下鑼鼓點勾起的情緒,是彼方之人可以體會的嗎?

當然,中樂樂器、中樂樂隊不一定只能演奏有民族色彩的作品。我聽過移居加拿大的二胡演奏家高韶青的獨奏會,使我對二胡這件樂器有了嶄新的認識,但這是高韶青對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又對西方音樂深入學習之後,cross-over,遠親繁殖的結果。這樣的成功作品很少。

於是,新的經典罕見。

──中樂「紅色經典」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