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初,我還去聽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音樂會:「八音和鳴──顧冠仁作品音樂會」,由顧冠仁親自指揮。顧冠仁寫過不少中樂經典作品,最膾炙人口的大概是六十年代與周成龍合作的《東海漁歌》了。上海在中樂方面可以成為與北京相輝映的中心,顧冠仁的貢獻不少。
這是演藝學院中樂團的音樂會,是作為「交功課」演出的,但完全不可以以學生水平視之。
香港演藝學院是香港唯一的藝術學院,出過不少各方面的人才。他們的中樂隊成員絕大部分是學院學生,都接受過系統的訓練。以平均技術水平論,在香港可能僅次於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而高於其他業餘樂隊。況且,他們有十分優裕的練習條件,場地、時間、樂器、師資(指揮)都有充分保證,條件可以媲美職業化樂隊,而遠比業餘樂隊優越。而樂隊成員都是學生(除了個別從香港中樂團借用),服從性特別好,這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事實上,這都從演出效果顯現出來了,無論合奏、獨奏都讓人欣賞。演藝學院音樂廰的觀眾席不大,那天幾乎座無虛席,但大概也只有二百人,其中不少是學生的家長,但氣氛很熱烈。
以我自己欣賞中樂的經驗,顧冠仁可以說是「信心的保證」,他拿出來無論是大型作品還是小品創作,儘可以讓人有所得,因為他熟悉中樂的特性,樂器的特性,音樂的特性。
從那天的演出作品可以聽到,他每一首曲都能盡量讓各個聲部有所發揮,吹彈拉打都會有適當的旋律、節奏、情緒去表現。這在大軸的樂隊協奏《八音和鳴》中表現最突出了,引奏、竹風、彈樂、弦韻、鼓魂、尾奏,讓各個聲部各擅勝場。我原以為這是為演藝專門創作的樂隊練習曲,後來才知道是他二零零二年為香港中樂團創作的。
我讀到他最近有這樣的話:搞民樂創作應該了解樂隊中的各種樂器性能、特長,應該了解民樂的傳統。他說:「我雖然寫了幾十年,可現在我仍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傳統音樂,借鑒西洋音樂,決不以個人愛好去寫作,不以自己的作品去否定別人的創作。」他的創作受歡迎並不是偶然的。
中樂有很多非常有個性的樂器,它們的組合不適合演奏和聲,但配器寫得好就很有味道,形成中樂的特色。香港中樂團為了走中樂管弦樂化的道路,在樂器改良上下了很多工夫,目的就是為了遷就和聲的演出效果,但這麼一來,中樂的味道就大大削弱了。這看來也是為了遷就作曲家,因為他們很多寫中樂只是客串,鮮有像顧冠仁這樣專門寫作中樂的。而這麼一遷就,得失是顯然的。
那天演出的曲目很多值得多推廣,古箏與弦樂隊的《山水》、合奏《西部民歌主題組曲》、《將軍令》、笛子/二胡/古箏三重奏與樂隊《江南風韻》都很討好。但我相信在目前的環境下,這些樂曲能夠與觀眾接觸的機會並不多,能夠成為經典,也就不易了。這是很可惜的事。
一連就中樂的經典寫了五篇,自己都覺得悶了,就此打住吧。
──中樂「紅色經典」之五(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