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那個年代中樂作品的朋友都會知道,那個時代的「經典」很多,不限於「紅色」。
「紅色」指的是政治性很強的作品。這些所謂政治性,其實主要限於標題。在中樂,要表現政治其實很難。音樂很抽象,不同於文字,難以準確地表達形而上的思想內容。所以標題很政治化的中樂作品,當作純音樂來欣賞,也沒有什麼損失,說不定還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趣味。
六十七年代,這樣的作品在香港演出就常常「改頭換面」,改個名字上演,例如《大寨紅花遍地開》簡化為《紅花遍地開》,《紅軍哥哥回來了》變為《哥哥回來了》。
有些作品為了方便「突出政治」,會借助耳熟能詳、標籤性很強歌曲(歌曲有歌詞,可以加強特定內容)的旋律,或者特定地方的音樂色彩來引起聯想。「紅色經典」音樂會中不乏這樣的作品。《大寨紅花遍地開》是以文革時人盡上口的《大海航行靠航手》來結束,《陝北組曲》和《青年》鋼琴協奏曲的陝北色彩都是有特定意義的,指向延安。
但另一方面,那個年代其實還有很多非紅色的經典,有土味的、古典味的等等,創作其實很多元化,從各種獨奏曲到合奏曲都是這樣。
這個音樂會中就有這樣的非紅色經典《瑤族舞曲》。這並非中樂的原創樂曲,而是改編自管弦樂曲的,但被公認為大師的彭修文改編為中樂合奏曲後,樂曲更受歡迎。樂曲改編得毫無刀斧痕,配器精妙,比用西洋管弦樂演奏更動人,使人以為本來就該是中樂演奏的。
說到彭修文,經典就更多了,其中《月兒高》應數為至今沒有作品可以超越的中樂合奏經典。這也是改編樂曲,是由琵琶獨奏曲改編而成,但同樣讓人以為樂曲合該這樣寫成。只憑這一曲,彭修文就可以稱為大師而當之無愧。他不必濫用大鑼大鼓嗩吶,就可以讓樂隊奏出天上人間氣象萬千的磅薄,而且古典韻味十足,聽眾、演奏者都感「過癮」。
相對之下,這一類非紅色經典樂曲,題材、技術、感情、風格的變化都更多端,古典、民間、學院、現代不同因素的踫撞、交融,產生的作品多姿多采,試看《二泉映月》、《江河水》、《草原上》、《玄武湖之春》、《春江花月夜》、《錢塘江畔》……,數不勝數。
相對之下,倒是「紅色經典」比較單調、平面,因為都較多強調激情、雄壯、氣勢,曲式、感情、技巧等等的變化、細膩、對比就較少了,聽多了就覺得不滿足。
──中樂「紅色經典」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