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刀郎與蒲松齡,都愛俚曲寫作

蒲松齡像
刀郎又火起來了,尤其是《羅剎海市》一曲,造成罕見的網上狂歡,熱力甚至溢出神州,成為中國軟實力輸出現象之一。狂歡的成因很多,「十年鑄劍雪前仇」之說最盛,涉及對歌詞的種種解讀。《聊齋志異》的羅剎海市故事一下子成為了很多人的通識,《聊齋》和蒲松齡又受歡迎起來,而刀郎是其代言。

蒲松齡少年得志,19歲就中了秀才,以為功名富貴唾手可得,可是此後始終不能再上台階。三年一次的鄉試考了不知多少次,然而屢試不第;到72歲才得了個歲貢生。明清時,每年或二三年從各 府、 州、 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是為歲貢。其中,貢士可以再考而得進士,而貢生則不能,實為安慰獎。他也沒有在暮年到京都國子監就讀過。《西遊記》作者吳承歡,同樣一生科舉不第,最多也是得了個歲貢生。

當時鄉間有鄉飲酒禮,沿習自古代大夫向諸侯推舉賢人的儀式,以示地方長官敬賢愛老。縣官要對獲推舉為鄉飲嘉賓的年高德劭老人敬酒,形式隆重。一年,蒲松齡與兩位少年友好同獲邀站在飲酒禮的台上接受敬酒,然而三位蹉跎半生而不能在科舉上脫穎而出的老人,相對茫然。薄松齡歸家後寫下絕句:

憶昔狂歌共晨夕,相期矯首躍雲津。

誰知一事無成就,共作白頭會上人。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薄松齡不能登科入仕,但他被人視為不入正道的談狐說鬼之作《聊齋志異》,卻四百多年來一直受人喜愛,近年還一再與時俱進而掀起熱潮。

蒲松齡自謂自少「喜人談鬼」,「雅愛搜神」。據說,他在家附近設過茶寮,對喝茶者不收茶資,但求能聽到怪說奇聞、狐鬼奇談,其中可記者,就經加工便成為《聊齋志異》的篇章。「聊齋」也是他的書齋名號。與人閑聊以記異,可說是他為考取功名而讀書之外的另一種日課。

他的另一愛好是俚曲寫作,是為聊齋俚曲;用白話及方言俚語給時調、俗曲的曲牌填詞,說唱敘事,講的是民間傳奇故事。據《柳泉(蒲松齡別號柳泉居士)蒲先生墓表》記載,他著有俚曲「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後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

說來,蒲松齡與刀郎的遭遇頗相似,都受「正統」排斥,而愛異談俗曲。刀郎最近推出《彈詞話本》、《山歌寥哉》兩個創作專輯,唱的都是民間志異而被一些人視為難登大雅之堂。

(羅剎海國三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