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戴口罩: 在路徑依賴中前行

香港解除口罩令第 一天,今天出門走到街上,沒戴口罩,感覺很新鮮。

大概一千天沒有這麼在馬路上這麼光着臉行走了,讓我想起武漢解封時,當地一位女士素面對着鏡頭樂呵呵地說:摘下口罩上街,好像光着屁股,感覺好奇怪。武漢封城不過76 天,相對於我們戴口罩的時間,短多了。

可是,沒走多遠,就對一些人所稱的「自由」空氣感到不對勁了 ── 一股濃烈的尿羶味直沖鼻腔。這段路面向公園,有不少人放狗。忍着走了二三十米,終於掏出口罩戴上。這段通往巴士站的路經常走,現在怎麼這樣污煙瘴氣了? 是人們都戴上口罩之後,狗只放肆起來了? 還是疫情前就是這麼尿臭熏天? 抑或是三年來鼻子受保護慣了,一下解封,竟然經受不起「自由」空氣的刺激?

走到巴士站,認真觀察一下,發覺大部分人與口罩形影不離。來回程巴士上,只見兩人示人予真面目。算上路上行人,大概只有兩成人左右隨着口罩令廢除而摘下口罩,大部分人對之似難捨難離,又恨又愛。

上星期到深圳,在華強北地鐵站附近站在人來人往的路邊仔細觀察,看到不少人沒戴口罩,但佔整體不過一兩成。後來才知道,內地其實沒有口罩令,全民都戴口罩讓人誤以為戴口罩是「強制性」的。

內地一向提倡預防傳染病,一到冬天流感季節,民眾會自覺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北方。在「自行車王國」時期,騎單車的都愛戴上棉布口罩,保暖、防病、防風沙、防廢氣,一舉四得。

在香港,戴口罩也有好處,最好是防拙,邋遢點(不擦牙、不刮鬍子、不塗口紅……)也可以上街。更大的好處是大大阻截了傷風感冒的傳播。有醫生朋友說,人人都戴口罩、勤洗手,傷風感冒的病人不見了。三年來,我沒中招,也沒感冒。

可是,一旦對對戴口罩習以為常了,也不是好事。

人是最有感情的動物,而五官最能傳情。雖說口罩不阻眉開眼笑,但以嘴角含春而傳情就難了。聽覺不靈的人與人交談,要靠看嘴形、讀唇語來輔助。口罩把他們的這扇門封起來了。小孩學習語言,也要觀察大人、小伙伴嘴巴的動作;要加強與人溝通,面部表情是重要的互動工具。如果學生在學校在課堂,連續三年連老師同學嘴巴的動作,溝通的表情都看不到,損失有多大? 網課可以彌補多少?  

反倒是,一旦都摘下口罩來,一些孩子得適應這可能從來沒有過的情境;對展現真面目的老師、同學,會不會反而陌生起來了? 摘下口罩,會不會也摘掉得到受保護的安全感?

可能,所有人都得重新適應。走進擁擠的車廂,老實說,我戴上口罩會安心些。如今,疾情數據都退場了。自疫情開始不久即風靡國際的疫情數據權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頁,過些天就停止運作。新冠疫情模糊了,病毒會隨而消失嗎? 

看來不會,它會留下長長的陰影。我們得在陰影中前行,在三年裡不自覺地形成的路徑依賴中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