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46年前的西貢。右: 今日的喀布爾。 |
「直升機一架接一架 ── 有巨形的 Chinooks (CH-4,海騎士運輸直升機)和高速黑鷹直升機 ── 降落, 然後滿載乘客飛走。流彈不時在空中掠過。」這描述,以及同時配上的畫面,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以為說的是一九七五年越南(那時叫南越)西貢(如今叫胡志明市)的美國大使館人員兵荒馬亂下倉惶潰逃的情景。
以上其實是有關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美國大使館人員撤退的報道,見於今天(美國時間八月十五日)的《紐約時報》電子版。
據最新消息,喀布爾美國大使館的星條旗已降下。
46年前已識事者當對美國丟盔棄甲敗走越南的狼狽景象會記憶深刻。即使當時未懂事,後來也應對越戰給美國以致世界帶來的創傷有所知聞。影響全球的荷里活電影和其他流行文化,有大量據此衍生的「傷痕」作品。至於這些產品產生了什麼效應,則是另一回事了。
西貢那一幕有個專名叫 Saigon Moment (西貢時刻),是美國侵越失敗的最佳寫照。
CG-4 的巨大身影降臨喀布爾美國大使館的畫面出現之前,「西貢時刻」的畫面已在不少人的腦海中重現,並且成為向白宮發話的焦點。早在上個月,就有記者直接向總統拜登提問:西貢的一幕會在喀布爾重新上演嗎? 拜登答:「絕對不會。零(可能)。(None whatsoever. Zero.)」。
忘命逃出西貢的混亂畫面。 |
直到塔利班武裝入城了,總統加尼已出走,美國國務卿布肯尼仍堅稱:「這顯然不是西貢」。
西貢撤退行動當時被稱為「常風行動」(Operation Frequent Wind),是美國最著名的一次「非戰鬥撤退行動」 (noncombatant evacuation operation,簡稱NOE)。話說「非戰鬥」,卻要動用軍機和軍隊保護。喀布爾大撤退一樣,美國此前已宣布要在本月底完成撤軍之前增派三千美軍到喀布爾,專責控制喀布爾機場,以保證撤退。美國大使館卻同時向美國僑民和有關人等公告,不要到機場,那兒混亂得很。
「喀布爾時刻」的出現,是一個重大的歷史節點,宣告了美國打得最長 ── 20年 ── 的一次戰爭以失敗告終,也是美國牽頭的軍事聯盟北約一次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戰爭是美國「九一一」遇襲而發動的,駐阿富汗美軍最多時達到14萬人,造成軍人平民死傷無數,美國虛耗二萬多億美元。美國堅稱戰事是成功的,因為推翻了當時的塔利班政府,曾經建立「民主」政權。可是最後被塔利班趕走,該從何說起?
美軍師老無功,失道寡助,敗走的必然的。白宮說這是積極的戰略調整,以便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 阿富汗、塔利班都打不過,轉過身來能打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是什麼邏輯? 什麼戰略?
我們的收發組同事鄭兄當年和越南逃出來女士結婚據悉她是最後一日用金條過關搭最後一班機來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