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視而不見: 從物理到心理…‥

圖中有幾個黑點?  ── 只見一點,不及其餘。
「視而不見」是普遍現象,是物理使然、心理使然,也是學理使然。這造成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普遍偏誤。

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快。在三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一千年以至一萬年前後的世界沒有什麼分別。進入「有史以來」的世界,在中國三兩百年就有王朝更替,經濟、技術、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桃花源裡不知魏晉的人們,重新進入外面的社會,「當知世界殊」。

如今,幾年以至一年的變化就不小,網上用語可能就很不一樣了。

可以說,以前一時以至百年千年對某一事實視而不見無所謂,如今可能「大件事」。

我們都相信眼見為實,都對眼雙眼環迴 180 度之所見有信心。實際上,雙眼清晰可見的範圍約莫只限於把手伸直之下大姆指覆蓋的狹小區間。你盯着電腦屏幕上某個字,能夠辨認焦點周邊多少字?我們閱讀時因而要不斷轉動眼球。

如果不刻意辨識,只憑印象去重組(reconstruct)──不是重現(reproduce)──留下的記憶印象而以為自己見到了什麼,必然有意想不到謬誤。

有過這樣的經驗:台上的演講者忽然有手捂住上衣口袋,問台下聽眾「我口袋有沒有插上筆?」眾皆茫然。

通過各方訊息──主要靠傳媒──去認識世界,就更易墮入視而不見的陷阱。

進入前所未有資訊時代,更可怕的陷阱是「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引導,從而生活在桎梏一樣的「繭房」中,與世隔絕。

得過普立茲獎的哈佛大學研究員 Joseph T. Hallinan 在 Errornomics (錯誤學)一書中,第一章講的就是 We Look but Don’t Always See(我們視而不常見),主要障礙是眼睛的欺騙性。瑞典醫生 Hans Rosling 在 Factfulness (台灣中譯本名《真確(性)》) 講的則是認知上的視而不見,是心理、學理上的欺騙性。

((閱讀《真確(性)》〔Factfulness] 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