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默克爾贈地圖與「中國」概念

默克爾送給習近平一幅德國人一七三五年繪製的中國地圖
習近平訪問德國,獲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副德國人一七三五年繪製的中國地圖,這在華人傳媒、網民中引發激情澎湃的議論,從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借題發揮,論說中很多屬一廂情願的「想多了」,甚至張冠李戴,把「中華網」當作「新華網」大肆鞭撻一番。更大的錯誤,是一些概念上的混亂,例如,把古老的「中國」概念與現代的「中國」概念渾為一談,把疆域與領土渾為一談,等等。

不妨讀讀中國歷史地理學權威葛劍雄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一書。書中的引言開宗明義闡釋了這兩組概念的分別。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到春秋時已經用得很普遍。「國」與「或」字相通,指的是城、邑。春秋以前,大大小小的國數以千百計,於是天子所居的「國」(京師)就被稱為「中國」,以後又將地理上處於中央的國泛稱為「中國」,最初只限於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到了秦漢時代,原來的諸侯國都已包括在統一國家之內,這些地區就都可以稱為「中國」了。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概念不斷地變化和擴大。一般說來,一個中原王朝建立了,它的主要統治區就可以被稱為中國。

這樣,在歷史中,「中國」的概念是變化的,範圍不固定,比較邊遠偏僻的地區哪些可屬中國、哪些還不屬,常常很模糊。有些地區已經歸入中原王朝的版圖、經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自認為可以躋身中國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國看來,它們還沒有資格。它們後來被承認為中國了,又有相對落後的地區被當作非中國。在文化上也一樣,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入主中原、繼承了法統的政權老是難以被當作是中國,到了隋朝,才把南北朝都承認為中國。這有如入主中原的民族都爭着說自己是黃帝子孫。

從明朝後期開始,來華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國際交往中。到了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但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清、大清或大清國。清朝在對外交往或者正式條約中使用「中國」主要基於傳統心態,即着眼於中國二字的字面含義──Central Empire,西方人則只理解這是一個國家,即 China,並無特別尊崇之意。

葛劍雄指出:「所以,今天我們研究歷史,論述歷史問題中提到的中國,應該有我們的特定含義,而不是運用當時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後不一的概念。我們所說的中國,既不應該等同於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這些中原王朝,也不應該等同于漢族或中原地區,而必須包括我們所明確規定的地理範圍內的一切政權和民族。」

可是在網上見到,有人仍以逐鹿中原年代的古老「中國」概念來謬論滔滔,說是中國該只限於漢族,中國擴大到少數民族地區就是搞殖民;又說什麼德國人講血統論,默克爾送地圖是要提醒習近平中國只限於漢族地區云云。這無異於以二千年前黃曆來看今天的世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