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寺觀音像手持的智慧寶珠,有一人高。 |
傳統上,寺廟道觀都是方外之人避靜修道的地方,很多修建在深山,所以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即使是建在人煙稠密地方的寺院,也務必以院牆深樹,力圖阻隔滚滚紅塵。到近年,隨着各地的旅遊發展,這樣的佛道清靜地越來越稀少了。有的甚至以入世為名,商業化得厲害,斂財砍客之兇狠,不下於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人。這樣的寺院,人流越興旺、香火越興旺越好,最好每天都有大年初一香客爭燒頭炷香的盛大火爆場面。限客是沒有的。
慈山寺卻限客,而且限得頗嚴格。從大埔墟坐小巴到達通往慈山寺的普門路下車,迎面是慈山寺一個巨大的路牌,表示只接待預約訪客,若未預約,請回了。預約分團體和個人,鍵入預約頁面,會見到「條款及條件」文件,凡45項,你同意了,才接受你的預約。其中包括有權拒絕或逐出穿着「不莊重的服裝」例如、無袖上衣、迷你裙、熱褲、短褲者。
慈山寺其實並非供大眾燒香拜神的場所或旅遊景點,而是清修道場,前往參觀或學習統稱「參學」。它由李嘉誠捐資逾十七億港元興建,以舉辦弘法修持、文化教育等活動。
限客是為了保證寺院的清靜與秩序。不過遇上可達六十人的團體相繼到來時,清靜地也難免喧囂起來。昨天在齋堂(不向公眾供應齋菜)享用寺院提供的茶點(咖啡或中茶,加芝士蛋糕)時,就有「參學者」如在茶樓的高談闊論,儘管齋堂貼了好幾個大大的「靜」字,要求他們「止語」更難乎其難了。
好在這樣的「參學者」會很快離去,除了要一起參加導賞團和吃茶點時得忍耐一下,寺院內有足夠的空間和活動讓你找到地方讓心靈安靜下來。譬如抄經。
抄經安排在普門殿進行。它背靠着高 76 米的觀音像,其實就是觀音殿,供奉着如意輪觀音。殿內安排了幾十個席地几案座位,几上都擺好了紙和筆。所謂抄經,有如小兒描紅,紙上印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筆是絨頭筆。經長二百六十字,若要靜下心來用心描寫好,可能得花幾十分鐘。時值正午,烈日當頭,走進殿去,找了個靠牆有凳的座位坐好,從側面看着右手托腮沉思的觀音像好一會,才讓身和心都緩和清涼下來。環目一看,偌大的殿內,抄經者只有三人。
要描紅嗎?我想了一下,隨意寫好了。過去寫《心經》例必有錯,這一回,每字都有根據,心也特別專注,寫得特別暢快。現代的人,用電腦剪貼(copy and paste)慣了,能有機會在這樣的氛圍下一筆一捺地寫寫字,是個奇妙的經驗。後來知道,曾到這裡來抄過經的朋友,都有深刻的感受。
慈山寺的建設不愁資源,處處可見古典建築與現代技術結合的心思,是「兼具傳統特色與先進功能的道場」,從藝術到技術都一絲不苟。每個佛像、菩薩像的造型都講究,讓人看得舒服。整體建築風格更加力求古雅而統一,用色尤其是嚴格自制,避免俗艷誇張,即使是彩塑的四大金剛,也在斑斕中保持沉穩。
對酷暑中到來的訪客來說,來到有冷氣的大雄寶殿,自然感到愜意。但我則有點失望。大殿的室內空間高大寬敞,為什麼不能設計至空氣自然對流?寺院完全不燒香蠟,對佛只供水供花供果,若能殿殿風流通達,該多好!
這是一座五星級的寺院,可觸發不同角度賞覽思考,值得前往「參學」。
觸發不同角度的思维!照片,美!
回覆刪除抄經的字看著好順暢~
回覆刪除我也希望找個機會去參學
不要跟幾十人的旅行團去,個別去,逗留久些,才能體驗到那裡不一樣的韻味。
刪除剛剛預約了3月30號去。期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