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膝蓋脊柱都要靠撞擊去強化

中國人保健,很重視兩腿,有「人未老,腳先衰」、「衰老由兩腳開始」等訓誡,都要人重視兩腿的保健。的確,衰老的標誌中最明顯的是拿上枴杖或坐上輪椅,都是兩腿功能衰退之故。對兩腿的關注,當然不限於華人,《紐約時報》一個關於保健的欄目上,這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

《紐約時報》上有個叫 AskWell 的欄目,可以譯為「健康答問」。它由讀者提出問題,然後把問題公開列出,讀者看到關注的問題,可以投一票。報紙於是就較多人關注的問題找來專家解答;你在網上投了票,專家的解答登出來了,你會即時收到。最近,就看到兩個與兩腿保健有關的解答,而回答的問題其實有三個:
一、預防骨質疏鬆,做什麼運動好?
二、做什麼負重、舉重運動可以加強脊柱的骨質密度?
三、年紀大了,跑步不利健康嗎?
三個問題中,得票最多的有一千六百幾票。

綜合來說,新的研究說明,人體骨胳要靠刺激去強化。過去認為人的年紀大了,為保護兩腿特別是膝蓋,要避免撞擊力較大的跑跳類運動;新的研究卻發現,從脊柱、盤骨到膝蓋,都要適當通過運動去撞擊,才能強壯起來。在運動中,不同部位的骨塊會在肌肉的牽扯下輕微彎曲,使體骼得到更大的鍜鍊。

在一項新研究中,602550歲的女子被分作三組,兩組要做跳躍動作,每天兩次,一組一次跳十下,每跳一下休息30秒;另一組跳20下;第三組不用跳。四個月之後,跳躍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竟可「改善十至二十倍」。二零零六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接受跳躍與舉重鍜鍊的女子,脊柱的骨密度可以提高2%,若重力鍜鍊只集中在腿部而不作上肢鍜練,得益較小。

二零零五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參與着地撞擊力最大的運動(如排球、跨欄、壁球、足球、速滑等)的女運動員,骨質密度高過舉重運動員,而舉重運動員的骨質密度又比無撞擊力運動(如踩單車、游泳)的運動員高。
至於步行,快速步行才比較有效;加入倒行、側行等轉向步行,效果也較好。

近年興起的平衡板運動也有很好的效果,據一項研究,28位已絕經女子每周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半年後,脊柱的骨質密度提高了2%

二零一三年的一項研究又發現,45歲以上練習跑步與練習步行的人,患上膝蓋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和盤骨錯位的比例不一樣,練習跑步的患病較少,而七年內累積跑步里程越多,患病風險越小。主持研究者推測,這可能因為跑步強化了膝蓋軟骨。

中國的傳統健身操也有撞擊骨骼的鍜鍊。我在電視上看到少林寺一名高僧簡單講解幾式「易筋經」,其中一式很簡單,就是站直,踮高雙腳,然後放鬆身體,讓腳跟重重地擊落地面。這其實是「易筋經」中第三勢「掌托天門」去掉手部動作的簡化。你試做可知,腳跟的撞擊會通過脊柱直通頭頂。但做時一定要注意:咬住牙關,舌頂上齶,以防傷舌。
**
 《紐約時報》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