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明報》很罕有地以頭版全版刊登了一個新聞故事,報道香港一位女教師為了激勵正在準備中學文憑試(DSE)的學生,要向學生證明「再難的理想,只要堅持都(就)有可能」,計劃去攀雪山,要成為第一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香港女性。
這是很勵志的故事。在當前很多年輕人意氣消沉而考試季節即將到來之際,報章用整個頭版去刊登這個沒有新聞性的報道,幫助年輕人培養堅毅鬥志,可謂用心良苦。
踫巧,在《當哲學家遇上心理醫生》一書中讀到〈為什麼下定決心後總是無法堅持到底?〉的一章。書中有人們在生活中會產生的20個疑問,由作為哲學家和心理醫生的兩位作者從不同角度去探討。這本書一定還有續篇,因為作者還繼續在報章和網上,從讀者提出的問題中挑選合適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以上問題,相信大部分人會不同程度地遇上過,不一定「總是無法堅持到底」,可能是曾經無法堅持到底,以致留下信心受挫的陰影。
無論古今中外,堅毅頑強、意志堅定都是受到推崇的美德,香港近年則愛推詡「永不言敗」為香港人的價值觀。這難道還要懷疑嗎?
的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上述一書中的哲學家指出:「亞里士多德最不朽也是最有用的見解是,美德並不是純粹的好東西,並不是擁有得越多就越快樂的,它實際上是有一定量的東西,我們可能擁有得太多或太少。」
生活閱歷多了會知道,某一項美德一旦太多了,優點會變成缺點。「決心就是個完美的例子。決心太少,你會顯得軟弱、優柔寡斷;決心太多,你就顯得不夠靈活、太過狹隘或狂熱。」
作者提到美國著名民謠歌手肯尼.羅傑斯 (Kenny Rogers) 非常有名的歌曲 The Gambler (賭徒)。Kenny Rogers 縱橫歌壇幾十年,曾被選為美國歷來最受歡迎歌手,自言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就是這一曲。歌曲固然好聽,但廣受歡迎恐怕主要因為那名在火車上與歌者萍水相逢的賭徒,在喝上兩杯之後道出的賭博心得:
You got to
know when to hold’em,
Know when
to fold’em,
Know when
to walk away,
And know
when to run.
就是說要看清楚手上的牌,知道什麼時候該出牌,什麼時候該棄牌;什麼候要堅持,什麼時候要放棄。這不僅是賭桌上的進退之道,更是人生的進退之道。
「我們着手去做一件事,是因為我們至少能初步確定手中的牌是勝券在握的。但一旦開始,現實總是習慣於告訴我們,我們最初的估計是錯誤的。我們可能仍然珍視我們所追求的東西,但我們也逐漸明白,達成這一目標的代價已經升得太高了。可能最重要的是,這個代價包含了我們決定堅持到底的過程中沒有做的那些事的機會成本。」
心理學家則有這樣的看法:「不屈不撓當然是人生中的一種重要美德,只是其價值被人們說了太多次,以至於最後被誇大了,實際上,頑固地堅持追求已經不再適當的目標並不比早早放棄更好。」攀登珠峰有太多「早早放棄更好」的例子了,而強行登頂很可能以悲劇收場。
理想不一定是只要堅持就能實現的。堅持就是勝利,不過是勵志的大話,有如童話故事裡的漂亮大話。在現實世界中,非得好好衡量利害,知所取捨、進退不可。對「擇善固執」,我一向不以為然。
上周末有事到台城,在一條步行街上見到一則「公益廣告」,寫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是老子《道德經》的話。即使賭徒也應視之為至理名言,那位女教師登峰時,更要緊記。
**
The Gambler by Kenny Roger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X7Sx62plCw
**
The Gambler by Kenny Roger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X7Sx62plCw
這些要做第一個XX的活動, 既用命摶, 又化費大, 又不環保, 這樣一鼓熱情而無智慧的老師, 傳媒應分開她的那些行為不值得年青人學習.
回覆刪除銀行憑什麼扺押借錢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