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記者:應恰如其分,毋譁眾取寵

稱謂是身份的標籤,可以加強自我意識,增加安全感。據心理學家說,那怕是消極的身份標籤,有時也有這樣的作用,例如把自己視為金融風波的受害者,至少可讓他與其他人同病相憐。

多數稱謂很客觀平實,如按國籍、地域區分的中國人、美國人,按職業區分的教師、醫生、律師、足球員。也有崇敬有加的,如稱音樂家、指揮家、作家、畫家、歌唱家等。近年,這些稱謂有了一些改變,如改稱音樂人、寫作人、歌手等等了。即使從事這些行當的,也愛這樣自稱,而不愛自詡為XX家。

有一個職稱是一直不變的──記者,reporter。從中英文去理解,記錄者、報道者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把發生了的事情如實告訴讀者。人是最好奇的動物,由於好奇,人類創造了偉大的文明。近代發展步伐加快,記者與之相輔相成。

在傳媒中,記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寫新聞報道的記者,也可以是寫評論的評論員,或者兼備兩種身份的特稿作者。在我的認識中,三者不可混淆。新聞報道要不偏不倚,「有碗話碗,有碟話碟」;評論可以按報紙立場發揮。按英國《衛報》的格言,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 (評論可自由,事實為神聖)。新聞特稿則富個人色彩,可以在事實的基礎上,加上個人獨特角度的觀感、體會等等,在歐美一些大報,名記者的特稿往往放在顯著位置上,是吸引讀者的焦點。但這代替不了新聞報道。

很多人說香港報章的水平每況愈下,依我看,下降的標誌之一,就是以上三者的界限混淆不清了。特別是作為報紙「主打」的新聞報道,新聞不似新聞,特稿不似特稿,評論不似評論。似乎記者不知道在寫什麼體裁的東西,編輯也不知送來的是什麼體裁的稿件,老總也一樣。

有朋友昨天在面書上載了雅虎的一段新聞,標題是「沙中綫鑽挖工程用本地工人」這惹來了感喟、慨嘆與疑惑。標題中語源自報道中的一句話:「港鐵沙中綫總經理黃維銘表示,項目聘用本地勞工,可以培訓鑽挖技術的新血……」。我今天翻看了不同媒體的報道才弄清楚事實:長近百米的鑽挖機過去多在外國組裝(建落馬洲支線時,也曾在本地組裝過鑽挖機), 沙中線這回開了個「地下工廠」,由海外專家監督,就地組裝鑽挖機,以期培訓本地人才,20多名工人當中,有10名是本地的機電、燒焊工人。由此可見以上雅虎新聞,從記者到編輯都馬虎得很。

傳統新聞機構又如何?資深傳媒人周融昨天在《明報》評論版發表了一篇長文〈容我向《明報》進一言〉,批評新聞報道不良的「評論化」(Editorialising)趨向,就是說記者不是依事實寫報道,而是從個人立場、觀點出發作取捨,且妄加評議,於是「身分雖則還叫記者,其實立場又偏又倚,不中立更不中肯。沒有了本質,他們還是記者嗎?

這正是日前在這份報章上讀到人大發言人傅瑩舉行記者會的報道時,給我的印象。通欄標題是「人大記者會 提問事先安排」,千多字的兩段報道,主要是宣洩記者的不滿,沒有幾個字交代傅瑩講了些什麼。傅瑩是前駐英大使,能言、精幹,寫過一本書談在英國以英語演講的體會,很可讀。

這使我想起美國一名傳媒人得獎後一句珍視記者身份的話:You are a reporter, no more, no less. No fanfare. (你是記者,要恰如其分,毋須譁眾取寵。)

美國已故著名參議員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1927 – 2003) 也有一句新聞從業員都應記住的話:Everyone is entitled to his own opinion, but not his own facts. (意見因人而異,可;事實因人而異,不可。)

我還抄錄了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的一句話: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at all is better educated than 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but newspaper. (什麼都不讀,比除了報紙什麼都不讀有較高的教育水平。)香港有太多後一種人,他們愛沆瀣一氣,同病相憐。

1 則留言:

  1. “香港有太多後一種人,他們愛亢瀣一氣,同病相憐。”

    同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