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從「三及第」到「四及第」

日前有朋友留言說,「好喜歡三及第」,指的是文言、白話、粵語混用的文體。留言並喟嘆,如今很少人用這種文體了。這有對有不對。

在香港,很多人會以為,「三及第」文體是香港的獨有產物,因為以前的報紙特別是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充斥着這樣的文體,有寫連載小說的,有寫專欄的,甚至有寫社論的。以這種文體知名的作者很多,如高雄(三蘇)、陳霞子等。今天,能寫出當日水平、風格的「三及第」文章的,已難得一見,甚至可說絕跡了。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三及第」又到處可見,而且發展到「四及第」了。

「三及第」是中國書面語從文言過渡到白話這過程中的自然產物。在「五四」以前,讀書人所受的寫作訓練,全部是文言的;下筆為文,自然就是文言文。但必須知道,即使在「五四」之前,就有大量白話文作品存在。《詩經》裡從各地採風搜羅得來的詩篇,有大量口頭文學東西。佛教自漢代傳入,佛經的翻譯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大量用上白話。後來的傳奇、小說、戲曲以至宋詞亦一樣。中國四大章回小說,全部是白話寫成──或者說以白話為主體──寫的。

這樣,讀書人也在耳濡目染中接觸到到各種各樣的白話文。到「五四」「提倡」白話文,文人自然都可以在文言、白話之間遊走,按什麼需要寫什麼文體。這時,文言與白話之間,沒有很嚴格的界限;白話文作品,其實都擺脫不了文言的影響,經常文白夾雜。

至於方言,是各地文人的母語,即使是城市出身的,也多少熟習父母自鄉間帶來的方言。文人筆下,也就難免沒有方言成分。《紅樓夢》就有不少吳方言。

由此看來,「三及第」在中國各朝各地的文學中都不罕見。

涉及粵語的「三及第」起源於廣州。廣州是省城,在香港開埠以前就很繁華,存在大量「三及第」文學,如小說、說唱等。流行於街巷、花艇的南音、粵謳、龍舟等,都可視為「三及第」,一些留連花艇文人的自況或為妓女創作的南音更是。現在仍然為人傳唱的《客途秋恨》等名曲,就屬這類作品。歌詞有時文言成分多一些,但到伶人口中,又會加入一些即興的白話或方言,以「孭仔字」形式出現。粵曲、粵劇亦一樣,《帝女花》之〈香夭〉因而有「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帶淚暗悲傷」之句。

各地的戲曲亦類似。即使文如崑曲也不可悻免,會由某些角色加進一些方言、白話到道白中去。

「三及第」中文言、白話、粵言的成分,在不同作者手中有不同的比例。舊時文人寫的,文言成分自然較多。這一輩文人如今已差不多全部隱退或故去。能寫重於文言的「三及第」的,十分稀有了。可是,白話文本身難以切斷與文言的連繫,很多文言的習慣用語、包括大量成語在繼續使用。再加上方言的影響,香港就到處可見「三及第」,只是水準、味道大異於從前了。這些文字又自覺或不自覺地加進了洋文或洋文句式,成了「四及第」,味道更古怪。

以前的「三及第」,是文字高手操控自如地炮製的,就如廚房大師傅知道煮什麼菜色、在什麼時候該加點什麼配料,分量、火候都恰到好處。如今的「三及第」、「四及第」卻是失控、無序下生成的居多,以致難以品出其中美味來了。

1 則留言:

  1.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好詳細的論述,最難能可貴的是不偏不倚,夠中肯!我猜你應是一位記者,對不?而且是一位好有堅持的記者.看而今的香港新聞像是在讀小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