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早上起來,在《紐約時報》網上版讀到一篇很好的文章:Is Music the Key to Success? (音樂是成功的關鍵嗎?) 為了能與更多人分享,馬上翻譯了。如果你學習音樂,一定會慶幸自己接受了這樣的訓練──儘管這不一定讓你成為「成功人士」。文章稍長,但有趣。
作者: JOANNE
LIPMAN
譯者:蕭雪樺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 (Condoleezza
Rice) 曾接受音樂訓練,目標是做古典音樂鋼琴家。美國前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曾經是職業單簧管、薩克斯管演奏家。對沖基金億萬富豪 Bruce Kovner 是鋼琴家,曾在茱莉亞音樂學院修讀。
大量研究顯示,音樂訓練與學術成就有關連。可是嚴肅音樂的訓練與其他領域的成就又有什麼關連?
這樣的關連並非偶然。我知道,是因為我曾向各行各業──從科技、金融到傳媒──的頂尖人物問過這個問題,他們全都(可能鮮為人知)曾以在工餘做個認真的音樂家為樂。他們幾乎全都認為,他們的音樂訓練與自己的專業成就有關。
這超越了數學與音樂的關連。令人震驚的是,很多成就非凡者告訴我,是音樂為他們開闢了創新思維之路。他們的經驗顯示,音樂訓練磨厲了其他品質:協作的本領;聆聽的本領;要協調繁紛意見的思維方式;要同時致力於現在與未來的本領。
學校的音樂訓練可以把你的孩子變為保羅.艾倫( Paul Allen,微軟的聯合創辦人之一,彈結他)嗎?或者變為活地.阿倫(Woody Allen,演奏單簧管)嗎?不大可能。他們都是特例。可是他們和很多我訪問過的、好天馬行空的人對音樂的見解非常有趣。他們很多人把音樂訓練所需的專注與紀律,變為新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方法,甚至用來解決難題。
細心搜尋一下,你幾乎在每個行業的高層都可以發現音樂家。活地.阿倫每個星期參與一支爵士樂隊的演奏。電視巨子 Paula Zahn(大提琴)和全國廣播公司(NBC)總裁兼駐白宮記者 Chuck
Todd (法國號)都在大學拿過音樂的獎學金;NBC 的 Andrea Mitchell 受過做專業的小提琴訓練。微軟的艾倫與風險投資家 Roger McNamee 都有自己的搖滾樂隊。谷歌的聯合創辦人之一 Larry Page 讀高中時演奏薩克斯管。史提芬.史匹堡是單簧管手,父親是鋼琴家。世界銀行前行長沃爾芬森(James D. Wolfensohn)曾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大提琴。
格林斯潘說:「這並非偶然。」他已放棄爵士單簧管,可是仍在家裡自得其樂。這位謹慎的聯儲局前主席說:「我可以用統計學者的身份告訴你,這僅屬偶然的可能性極微。這是根據事實作出的判斷。關鍵在於:為什麼存在這樣的關聯?」
保羅.艾倫提供一個答案,他說音樂「加強了你對創造能力的信心」。他七歲開始學小提琴,到十幾歲時轉學結他。創辦微軟初期,他整天進行馬拉松式的電腦程式編寫之後,會拿起結他來。音樂是他工作的情感模擬物,兩者分別導向不同的創意脈動。他說,兩者「都有某種東西推動你的眼光超越眼前之物,以新的方式表述自己」。
Todd 則說,多年的音樂練習與競賽,和他稱之為「追求完美」之間,存在某種連繫。已退休的廣告創作人 Steve Hayden 把他最著名的蘋果「1984」廣告之成功歸功於他的大提琴家背景,廣告以起義反抗暴君為主題。他說:「我產生這個意念時,想着史特拉文斯基。」他又說,他的大提琴奏背景協助他與他人合作:「合奏訓練你與人好好合作,的確如是,它讓你知道什麼時候獨奏,什麼時候伴奏。」
我訪問過的很多卓然有成者認為,正如沃爾芬森所言,音樂的作用就像「潛在的語言」,這有助加強融合不同以至對立觀點的能力。他領導世界銀行時到過一百多個國家,經常參與當地的演出(常常借用別人的大提琴),這有助他「不僅僅靠看收支平衡表去理解當地文化」。
在這方面,與經常被人提到的數學與音樂的連繫最相似,兩者都是心靈上的溝通。創立 Caxton 對沖基金 (Caxton
Associates) 兼茱莉亞音樂學院董事會主席 Bruce Koven 說,他在他的鋼琴演奏與投資策策略之間找到共通點,「兩者都有可以分辨的模式,有些人把這些範例推演到不同領域去」。
Kovner 與古典音樂鋼琴家 Robert
Taub 都談到一種聯覺能力 (synesthesia)──他們可以立體地發現存在的模式。Taub 以錄製貝多芬作品享負盛名,後來創立了 MuseAmi 音樂軟件公司。他說,演奏時可以「看到所有音符和音符之間的關繫」,這是一種「把多元範疇作多元關繫」的智能技巧。
我訪問的一些人,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超乎自己的才華。活地阿倫坦率地說:「我不是出色的音樂家。我從自己在電影中的成績,完全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他視音樂為消遣,與正職無關。他把自己比喻為「一個星期才玩一次的周末網球手。我的耳朵不怎麼好,節奏感也不怎麼好。在喜劇中,我的節奏感很好。在音樂中,我不行,真的」。
可是,他每天仍然練習單簧管起碼半小時,因為若不練習的話,「口箝」(口部動作)就失控:「你想演奏就得練習,而我每天都練習也不過這個水平」。他定期演出,甚至與他的新奧爾良爵士樂隊作國際演出。他說:「他從不指望可以在世界級的正式音樂廳面對五六千觀眾表演。我要說,很意想不到的是,它大大地豐富了我的生活。」
沃爾芬森說,音樂予人平衡,他是成年之後才學習大提琴的。他說:「你演奏不是為了得獎,或者要做這方面、那方面的領袖。你享受它,因為你從音樂得到滿足,得到歡樂,而這是與你的專業地位全不相干的。」
Roger
McNamee 則說:「音樂與科技殊途同歸。」他的 Elevation Partners 最著名的是,很早就投資到「臉書」Facebook。他用「臉書」推廣自己的樂隊
Moonalice,成了「臉書」專家,目前專注於對樂隊音樂會的網上現場真播。他說,音樂家與頂級專業人士的共同點,是「 近乎全力以赴的深入鑽研」。出色的音樂家、其他領域的頂尖分子,似乎都少不了全情投入的能力。
Zahn 記得,曾經有一天「為了練好一個樂句,(抱着大提琴)在一間狹窄的練習室奮鬥了四小時」。Todd
現年41歲,對17歲時去作獨奏面試時的細節仍然記得一清二楚,那次他拿不到第一,只得到第二,可是至今仍然是佛羅里達州的全州交響樂團 (All-State Orchestra) 的首席法國號手。
他說:「我總以為,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比其他人努力。」這能力源自「把獨奏曲多練習一遍,把那段音樂多練習一遍」的經驗,並把這種努力轉化為「把某件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或者複檢一遍,複檢兩遍」。他又說:「只有音樂能讓你懂得,通過努力就可以有好表現。結果你看到了。」
當人們對音樂的認真追求──以及音樂教育──在這個國家(譯者按:指美國)走向衰落之際,以上的觀察值得緊記。
這些卓然有成者關於音樂可以提升人的質素的見解包括:協作、創意、紀律、協調不同意見的能力。有目共睹,這都是公眾生活中欠奉的。音樂不一定能把你變為天才、富翁,甚至不一定能把你變成好一點的人,但音樂可以讓你有不同的思路,有助你處理不同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從聆聽中得到樂趣。
Joanne Lipman 與 Melanie Kupchynsky 合著有 Strings Attached: One Tough
Teacher and the Gift of Great Expectations 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