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香港:巷里風情不再有

攝於廣西黃姚古鎮
香港政府推廣的「家在香港」運動的主題曲,有句「愛在舊城窄巷」的歌詞。這可能勾起一些香港人的回憶,可是香港還有巷嗎?

與「巷」字相連的常是「小」和「窄」,如大街小巷、橫街窄巷,都指格局狹窄的里弄、胡同。還有窮巷、陋巷,那就更不堪提了,不只空間小,而且居於其間的人都處境厄困、時乖命蹇了。

舊時的巷,的確令人懷念。

這巷,是傳統的巷,是分隔兩列民居以作通道進出的巷。巷中民居相對,早晚相望,巷一般不寬,不行車,少商店,即使有,也只販賣方便生活的日常用品、食物。巷既是人行通道,也是日常活動、交際以至做零活的場所,不少人洗菜、洗衣、晾衣都在巷裡做。夏天入夜後特別熱鬧,鄰居都出來乘涼,嘮嘮家常,甚至擺開小几小凳吃晚飯,小孩子則成群嬉戲。

「愛在舊城窄巷」裡的「巷」大概說的是這樣的巷。只有這樣的巷才有「愛」,家庭的愛,鄰里的愛,守望相助的愛。

我小時候也住過這樣的巷,在廣州。那是一條「掘頭巷」,即死胡同。「掘頭巷」盡頭處不到十個門牌的地方獨自闢開,稱為鏗園。佔地最大的是一幢三層高的漂亮紅磚屋,裡面有樹木蔥蘢的私家花園。鏗園這名稱以前是這大戶人家專用的,房子後來不知怎的變成了大雜園。其他房子相對之下如同醜小鴨,但鄰里關係很好。這裡因為少有外人進入,大家住得放心,日間「門常開」,要串門可徑自登堂入室。我家沒有門鈴,門關了,敲打一下,或喊一聲就可以。誰家的孩子裡夜裡哭鬧了,會街知巷聞,第二天就有鄰里關心相問了。

在香港市區,我想不出哪裡還有這樣的小巷,有的只是大廈與大廈之間的後巷、橫巷,要麼被店鋪佔用了,要麼堆放各種雜物。「沙士」一役之後,這些後巷、橫巷的衛生情況在政府一番努力下有所改善,到近來似乎又有點故態復萌。黃大仙區有條可能是市區僅存的古村──衙前圍,我沒有到過,那裡還有舊時的巷嗎?

如果衙前圍沒有巷,鯉魚門的巷可能是市區裡碩果僅存的了。那裡的巷,主要是海鮮餐館鱗次相連的巷,住宅的巷不多。住宅巷裡的民居雖距離熱鬧的海鮮館不遠,房子也較簡陋,但別有清靜閑適氛圍。每次到那裡見到,都心裡羡慕。

港島半山區有不少稱作「台」的地方,它的構成似梯田,只是「田」中都建屋。這些台多不通車,房屋之前有很大的空間,如果有兩列房屋相對,那空間就如巷了。只是在香港,家家戶戶都嚴關門戶,巷里風情大不一樣。我也住過這樣的加冕台,完全不知有鄰里。加冕台下面的光漢台曾經有多幢唐樓,是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居所。

新界和離島還有巷。元朗舊墟的街道就近於巷,有不少店鋪,多年前曾逛到裡面去,卻是找不到真正巷里的風情。天水圍一帶的圍村,也小巷縱橫。

香港叫人心情較舒暢的巷,在長洲、南丫島等離島,那裡完全沒有汽車,相連的街巷狹窄,讓人步伐放慢了,整個人的節奏也放慢了──不思快活,而只思慢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