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送大禮?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香港傳媒今天充斥着一個詞「送大禮」,因為副總理李克強昨天在香港宣布了一系列兩地「協力求發展,合作促繁榮」的措施,香港傳媒於是都說,中央給香港「送大禮」來了。

說這話的心情是複雜的,既高興,又有點不是味道,甜中帶苦。不僅是傳媒如是,看來很多香港人也有同樣感覺。

按對「送大禮」的一般理解,送者為上,授者為下。對很多仍持大香港心態的人來說,這很難受。這般心態的人一般的預設是,香港為上,大陸為下。這是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香港在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水平、「文明」水平上都優於大陸而形成的。以前只有香港人向大陸同胞送大禮,一旦顛倒了,很多人就難以適應。一片「送大禮」之聲,多少帶着自我調侃的辛酸。

 這樣的心態是回歸之後才出現的,一是由於大陸迅猛發展起來了,在某些方面把香港比了下去;二是對特區政府不滿,覺得要靠中央特殊政策支援是無能的表現。這既是由於自大心理不正常逆轉而變成了自卑,也是因為視野狹小,看不到全局劇變之故。

《明報》今天的社論也談到局勢之變,說國際是大局、國家是中局、香港是小局,而「這三個局之間的變動、互動和牽動,都十分清楚」。這三個局近年都有很大變化,從小局到大局都在變。國際大局自金融海嘯以來,變動之大尤其令人卒不及防,至今還在不斷醞釀新的大變化。中國的中局,本來的主觀意圖是「求穩」,但大局的變化逼使中國不得加快前進步伐。這具體反映在「十二五」規劃之內,李克強在昨天講話裡論述的:「為適應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國家『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為主線,突出創新轉型,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調整,着力擴大內需……。」

在這個扭轉發展方向的戰略調整中,李克強指出:「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即需要發揮香港通達國際市場的窗口和平台作用:需要發揮香港服務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需要發揮香港促進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如果只是用中央「送大禮」的眼光去看中央定出的一系列新政策,對那些措施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態去消極接受,恐怕會錯過新戰略良機。這個良機或許可與三十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相媲美。那時的機遇帶動了香港製造業北上而發展服務業,促成了香港又一次經濟轉型。如今的機遇是否可以帶動香港服務業北上而促成香港另一次轉型?

中國有句老話: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不要以為中央因為特別疼愛香港人而給香港人「送大禮」來了,而是因為在國際大局劇變之下,這樣的合作「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香港人不必自大,也不必自卑;不要老想着是你佔了我的便宜,還是我佔了你的便宜。

不少香港人學起普通話來了,普通話中有一個詞似乎特別是學──「咱們」。「咱們」不等於「我們」。當存在「我們」與「你們」的時候,「我們」通常不包括「你們」,而在某些語境下又可以理解為「我們加你們」。但說「咱們」就一定是「我和你」或「我們加你們」。香港要把握當前的新機遇,看來在與大陸交往時,宜多作「咱們」式思維。這要適應,因為廣東話裡根本沒有可與「咱們」相對應的詞,這必然影響到思維。

1 則留言:

  1. 大局、中局、小局——好看法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確實。

    回覆刪除